·金瑞麟·
喀纳斯湖,位于新疆最北边的阿尔泰山主峰友谊峰下(系中、俄、蒙三国交界处),山地森林带的中部,湖面海拔1374米,其形如弯月,共有六道湾。湖面长25公里,宽1.6~2.9公里,湖最深处达188.5米,比天山天池大12倍,是我国第一深水湖,且是我国惟一向北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喀纳斯”是蒙语“美丽富饶而神秘”之意。传说,有一位少女失去其爱侣,于是悲极而泣,化为冰峰日夜守护在旁边,她的眼泪汇聚成了这面深深的湖水。传说虽有些神奇,但喀纳斯湖水之美却是让天下人称奇的。正因为其湖水直接来源于冰山雪峰的融水。所以湖水才绚丽多彩。七八月份,当是湖水最美之时。晴天,湖水呈深蓝绿色,阴天则呈暗灰绿色。夏日晴朗炎热时,湖水又变为微带蓝绿的乳白色,有时还会诸色皆备,故是有名的“变色湖”。每年七八月份,倘雨后清晨登山,有时还可观赏到喀纳斯云佛光。
喀纳斯湖西有一高山名叫哈拉开特山(俗称骆驼峰),山上有观鱼亭,据说在此可借助望远镜看到在水中潜游的大红鱼(哲罗鱼),小红鱼(红鳞鲑)。红鱼最大的可长达4米,重20余公斤。此外,湖中还有北极回鱼和江鳕等冷水鱼。近几年,几乎每到旅游旺季到来之前,就有人炒作“喀纳斯湖怪”之事。其实,就连新疆的有关专家、学者也都指出,“湖怪”其实就是大红鱼。如据新疆环保科学研究院袁国映讲,他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到2004年,多次去喀纳斯湖实地考察,仅两次亲眼看到大红鱼,还是上到观鱼亭借助10倍的望远镜看到的。可见,借助“湖怪”反复炒作是不可信的,正如近日已有专家断言,传说的“湖怪”在一般爱好者的眼里颇具神秘色彩,但对于科学家而言则没有丝毫研究价值。
还颇值一提的是,喀纳斯的美丽不仅在于湖水,还在于它周边的自然环境,它集冰川、高山、河流、湖泊、森林、草原于一身,既有北国风光,也有江南秀色,故被誉为是“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正在申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现已建立自然景观保护区(4A级),总面积达5588平方公里。每年夏秋,到这里游览的游客都成千上万,而山上租居的原图瓦人的木屋都人满为患,需提前预订方保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