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十年前说到出国留学,大家总会认为,此人一定在学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才能有如此难得的留洋机会。而在今天,各类留学中介遍布大街小巷,自费留学的人之多可见一斑。而这些自费留学生的状况又如何呢?记者进行了调查。
镜头一:出国似乎成了一种退路
张雅琴今年8月自费去了瑞典的一所学校。她是今年刚毕业的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工作、考研还是出国的问题上,她也徘徊了很久。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心高气傲的她并不愿意为每月一千元左右的工资折腰。考研,自认为学习成绩平平的她对此也不抱什么希望。出国,到国外去镀一层金,回国后找工作比别人有更大的优势。这似乎成了她唯一的出路。
镜头二:出国练好了他的普通话
庞勇来自广州,父亲做医疗器材生意,家境殷实。留学期间,由于语言上不是很过关,每次实习他总是被外国酒店拒之门外,而被安排到中餐馆。即使是在中餐馆,他也被要求到不用直接面对客人的地方工作,如厨房之类。三年下来,他最大的收获是普通话说得非常标准了。
镜头三:准备出国的瑞瑞
瑞瑞是西安某中学高二的学生,成绩很不如人意。瑞瑞的父母也打算让自己的小孩出国。因此在选择留学国家时,他们选择了目前留学比较热门的加拿大。瑞瑞过去后就直接跟着那边的十一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中二年级)学习。瑞瑞很担心去那以后的学习生活,她说:“我最讨厌学英语,以后有我郁闷的了!”
盲目出国未必就好
陕西师范大学一位从事社会学研究的赵教授告诉记者,出国留学,首先要明白自己出去是要学什么。盲目选择出国未必是件好事。
赵教授说:“媒体的一些报道和一些留学中介的宣传对家长也产生了一定的误导,认为国外的基础教育没有国内的扎实,所以只要在国内接受了基础教育,即使在国内成绩平平,考上一个国外的大学也不是非常困难的事。至于语言关,只要身处那样的语言环境几个月后就可以完全适应。”
一位已经回国的留学生给记者说了这么一段话:“国内很多人实际把出国神化了。想要学知识,国内、国外都一样。中国有办得非常好的外语培训学校,他们一样有很多教得非常好的老师没有出国,而英语水平和那些有出国经历的人比一点也不差。出国只是一种经历而已。能不能干成事,有没有出息,不在于是否出国。” 本报记者 蒲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