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我便结识了《陕西工人报》,读着版面上丰富多彩、脍炙人口的妙语新闻,总是让人有着爱不释手的感觉。像“工报时评”“直言录”、“有话直说”等栏目更是让人读后意犹未尽,尤其是“企业新闻”这个小版块中,时常可以看到各个企业和单位的点滴故事,使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这是因为——“咱们工人有力量”。
做为煤矿人,《陕西工人报》读得多了,报纸说煤炭人的新闻倒觉得有点少了。至此,使我有了想多看更贴近关于矿工的一些新闻报道的想法。
记得温家宝总理新年第一天赴铜川慰问矿工及“11·28”矿难职工家属后这样说到:“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体,煤矿工人的工作事关国家建设,十分光荣,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得到全社会的爱护”。总理亲切无比的话语表达了国家政府对矿工的深厚感情。那么,关注矿工,也就成为媒体的又一焦点。
随着煤炭市场的日益兴盛,面临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双重负担,做为煤矿企业,怎样才能迎合挑战,从中找寻自身更为科学的发展之路,更是媒体关注的热点;为了生活,负重前行的矿工们背井离乡,告别了喧闹的都市和田园生活,在脏、苦、累、险的生产环境下,他们没有豪言壮语,默默承受,把青春献给煤矿,把希望寄托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之中。无形中,矿工成为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作为《陕西工人报》,去年曾一个时期推出了“煤矿农民工调查”、“走进矿山系列报道”,但版面上仅仅出现的新闻素材,远远不能覆盖矿工的生活,矿山的故事。对此,笔者恳请贵报在采编过程中,多运用文字和彩色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报道一些具有矿山“风味”的新闻。最好定期编排关于矿区生活的版面;另外,贵报还可在矿区建立特约记者站,进一步扩大通讯员队伍,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矿工、来关心矿工、来支持矿工。 (张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