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为了亡子的清白

2023年10月02日

□文图/李作明

为了还儿子一个公道,她一次又一次在大山深处寻找目击证人,在“没有人向着死人说话”的世俗偏见中,四年高原跋涉最终找到知情者并查明真相,推翻了县、市交警的错误认定,使儿子的冤案终于得雪……

(照片说明:手拿儿子遗像的梁映梅 李作明 摄)

2005年9月2日,甘肃省定西市一位65岁的老母亲梁映梅终于盼来了渴望已久的喜讯:在四年前一起车祸中死亡的爱子张军被诬陷驾车肇事的冤案终于得到纠正,这起冤案的始作俑者一驾车司机汪晓庆被正式逮捕,而与这起冤案相关的交通警察也正接受检察机关的调查。

死后悬疑:不会开车的儿子成了“驾车肇事者”

2001年12月2日一大早,在定西市郊的平凉路尽头,一个60多岁的老妇人正顶着寒冷的北风走向一栋破旧的楼房。她正是十几年前从定西纺织厂下岗的女工梁映梅。在得知儿子张军得了感冒后,她赶紧找来了一些偏方土药,来到儿子的家。正好赶上儿子下楼,走向同伴汪晓庆那个小型的松花江客货两用车。梁映梅说:“儿子,别忘了吃药。”儿子一边答应一边离开小区……

当时,张军不满37岁。一年前,他与25岁的汪晓庆相识并合伙做起药材小生意,以维持简单的生活……这天晚上,惦念儿子的梁映梅怎么都无法入睡。10点半的时候,家里忽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儿媳高虹急促地说:“张军在回来的路上走到陇西县的时候车出事了!”

很快,高虹与几位亲友坐着一辆出租车向陇西县的方向驶去。此时,她又两次打通汪晓庆的手机,问丈夫的伤情如何,用不用就近找医院救治?汪晓庆回话说:“人好好的,什么事都没有,你就放心吧,我们一起回定西再说!”一个半小时后,他们刚好遇到了拉着汪晓庆和张军的定西市交警队的一辆警车。当高虹走上车的时候,发现被汪晓庆一直说“人好好的”的丈夫,已经奄奄一息,120分钟后,张军还没能看上妻子最后一眼便咽气了!一小时后,张军被送进了定西人民医院的太平间。家中的梁映梅得知这一噩耗后,当即昏倒在家里。醒来后,她与儿媳一起找到了拉着张军出门的司机汪晓庆。汪晓庆说:“出事的时候,是张军开的车,走在陇西县的时候一下撞到了路边的土山上,结果驾驶楼被坍塌下来的土块埋了,张军受了重伤……”

梁映梅一下惊呆了,她久久地说不出一句话来,她知道儿子从来就不会开车,况且当天还挂了点滴——这种情况下他怎么有力气去开车啊!“汪晓庆,我儿子不是这样死的,你说谎!”

接下来了解的真相令老人更加怒不可遏。原来,在事发晚上10点多钟的时候,从事发地点到陇西县医院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为什么不救我的儿子?儿媳打电话时为什么总说他没事,为什么等了几个小时非得把他拉回定西?”汪晓庆说:“我打了电话,定西这方面来车接我们。”

汪晓庆所说的定西方面的车,正是那辆交警队的车。后来经老人反复查实,事发后,汪晓庆根本没有按有关规定向陇西县交警队报案,而是打电话给他远在200公里外的定西县交警支队工作的表兄庄大可,庄大可带着一辆警车直到两个小时后才到达现场,儿子张军在重伤几小时后没有得到积极救治导致死亡!直到次日上午8点多,汪晓庆才正式向陇西县交警队报案。

几天之后,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中,梁映梅和儿媳收到了陇西县交警队对本次重大交通事故的“道路交通责任认定书”:“2001年12月3日,当事人汪晓庆将自营的小客货车由甘谷返回定西的途中交张军无证驾驶,行至陇西县境内车辆驶出路右,撞于地埂上,致车辆严重受损,张军受伤送医院抢救途中死亡,造成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当事人张军无证驾驶,技术低劣,因操作不当驶出路面,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这份认定如当头一棒将梁映梅重重击倒,里面的一字一句都像钢针一样深深地刺痛这位老人的心。她哭泣着对儿媳说:“这纯粹是个假案,儿子从来不会开车,何况他还是在生病的情况下,这明明是冤枉我的好儿子啊……儿子死了,本来就是个受害者,可他却被说成了制造车祸的肇事者,这分明是在颠倒黑白啊!”

高原跋涉:终于让知情人找回了移位的良知

很快,悲愤的梁映梅找到了办案交警柴春义。这位交警表示:经过现场勘查、分析和证人的调查,你儿子张军确实是驾车肇事,这与当事人汪晓庆的陈述相印证。

回到家里,老人对着儿媳一顿哭诉:“儿子这样背着一个无证驾车肇事的罪名走到阴间,我这个做娘的睡不着觉啊,儿子一定是被冤枉的。一个活人被冤枉还有平反的可能,可一个死人带着冤枉走进坟墓就永不能翻身啊。”第二天,梁映梅带着陇西县交警队的认定书到市交警队上诉。

然而,有关人员却一再推诿:“今天有事,明天再来吧。”第二天一去等了半天,却又被告之“我出去有事,后天再来吧”。这样,老人一直被推了十几天!愤怒的老人闯进了队长的办公室,队长听完情况后,紧急召回这位交警,老人才终于在最后一天的上诉期内为儿子递上了材料。

然而,老人的上诉徒劳而返:2002年2月25日,定西市交警支队的(2002)8号“重新认定决定书”写明:“维持陇西县交警队原责任认定。本决定为最终决定。”

为了查清真相,老人费尽气力终于找到了定西负责儿子尸检的法医并查到了尸检报告。法医的报告中这样写道:“死者全身大量泥土,损伤集中尸体右侧……据分析死者一般应在驾驶室右侧座位上。”读到这里,老人再次落泪了:儿子正是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他不能就这样受害反被诬陷啊!第二天下午,当西部的沙尘弥漫在高原,怀揣着借来的一千多元钱,梁映梅老人换了好几次车,几经周折终于打听到了事故地点……“这次车祸你在场吗?”“求你说实话,你看到什么了?”每见到路人,老人都这样不停地问来问去,然而没有人回答她。后来,她就步行着走向附近高地上的村落,时强时弱的沙尘阻挡着她前进的步子,老人的喘息声无情淹没在沙暴之中……直到天黑的时候,一户户的盘查没有告诉她任何真相,老人不得不下山回到公路处,在凄厉的寒风中等了两个小时后才等到去往定西的过路班车……然而,倔强的老人毫不气馁。在床上歇息三天后,她再次在高原的山地里跋涉。可是,一次次吃力的奔波,一次次毫无结果的调查,终于使她病倒了……病好后,梁映梅再次瞒着儿媳借了债,来到事发地的陇西县福星镇,在方圆几十里的大山里挨家挨户反复询问着……一次次的反复查询后,老人一无所获!半年的时间过去了,高原上几十次的反复跋涉,老人已变得又黑又瘦,西部的沙尘早已削深了老人脸上的一个个苍老的皱纹,老人还是在那里跋涉着;与半年前相比,老人的步履更加蹒跚,老人的身影更是弱不禁风……终于有一天,老人流着几乎绝望的泪走下了山,当她一下子瘫倒在地上的时候,她的身后响起了一个宏亮的声音:“大娘,等一等,对不起你,我就是知情人啊!”

来人扶起老人说:“我是上河村的张志功,事发后我开着三轮货车卖粮回家刚好碰上他们出事,当时车被撞到土坎上,车右边变了形并埋在土里,我赶紧用我的车把他们的车从土里拉出来,这时,汪晓庆就给外打电话,我就拉坐在副驾驶室右侧座位上的张军,当时他受了重伤,我和另外几个路过的人费了好大劲才把他拉出来。我们对汪晓庆说:赶紧把他送医院吧,汪晓庆说:他(张军)没事,一会儿定西那边就来车了……我知道你来过很多次,受了很多苦,本来我是不想说的,但是今天我再不说出来,我就是对不起天良啊。还有两个知情人我认识,离这里也不远,你也去找他们吧,他们会说真话的!”不久,另外两个知情者也被老人的执著所感动,道出了事情的原委……至此,苍天有眼,知情者良知回归,踏破铁鞋的老人终于查清了儿子冤死的真相!

真相与谎言较量:执著老母终还亡子清白

当梁映梅将这一系列的情况反映给交警部门的时候,有关交警表示:有一位名叫周建珍的证人是事发后的目击者,他是一辆大货车的司机,据他所提供的证言:张军是从驾驶室左边驾驶员的位置拖出来的,而这与汪晓庆的说法相印证,所以交警方根据相关规定,做了认定。梁映梅再次深入陇西县,终于在县郊区找到了周建珍。周建珍对老人说:“事发后,交警和汪晓庆分别找过他,因为事发时我看见张军是在驾驶室右侧座位上,我对他们也是这样说的,后来交警方记录,我不识字,不知他们怎么写的,就在笔录上面画了押……”

回来后,粱映梅将此证言反映给交警时,交警表示:周建珍说的这些根本不是事实!交警的话如同刀子划在梁映梅的心口,梁映梅觉得经过这几乎搭上老命的努力,终于查清了真相,可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却还不能还亡子清白,她感到万分无奈。经过冥思苦想和反复咨询,她开始相信法律,她要通过法律渠道为儿子翻案!2002年末,梁映梅代替儿子在陇西县法院将汪晓庆告上法庭。不久,陇西县法院开庭审理此案。而在后来的几个月中,法庭对苦苦相盼的梁映梅表示:此案无法审判,因为判令汪晓庆的刑事责任需要公安交警方面的肇事责任认定,没有这个认定,法院无法判决!于是,老人向陇西县公安局提出申请,公安局“经调查,交警部门认定依据充分,维持原认定。”至此,这一案件只好不了了之。

一时间,老人的心简直如碎了一般:辛苦了这么久,最后还是回到了事情的原点上!病好之后,梁映梅开始到市委、政府和人大上访,有关部门曾督促交警部门重新调查,但交警最后的结论仍是维持原认定!冬去春来,岁月风霜将梁映梅侵蚀得更为苍老,而老人为亡子讨还清白的信念却与日俱增。从2003年起,老人再次借债,来到省城兰州,一次又一次,她坐遍了所有定西通往兰州的快快慢慢的火车和公汽,先后多次去省人大、省信访办、省交警总队等部门。一次次的上访中,省交警总队事故科的一位科长曾当着老人的面向定西交警部门指示再次重新调查。而后,定西交警方面的调查结论仍是“维持原认定”!

2004年初的一天,经过多次耐心的等待,老人在定西市市委门前面临着冰冷的寒风终于等到了市委书记石晶。石书记耐心地听完老人的哭诉后,他在老人的申请状上做了指示,提示陇西县领导“安排有关方面复查,并将结果告诉我”。不久,在陇西县县长的安排下,县检察院等部门对此案进行了督查,要求陇西交警方重新复查此案,然而几个月过去,最终结果还是“维持原认定”!

鉴于此情况,定西市市委书石晶、市委副书记王仲勤指示政法委、纪检委等部门组成特别调查组,详细调查此案的真实情况!此后调查组一行人经过对多个目击证人、法医等人的调查,最后结论为:交通事故为汪晓庆驾车所为,张军确实是坐在副驾驶室右侧座位上,是事故的受害者……于是,陇西交警方面又开始了复查。2005年初,复查结果却仍然是“维持原认定”!石晶书记、王仲勤副书记知晓情况后,要求市政法委、纪检委等部门再次组成调查组进入工作……2005年5月,梁映梅老人再次到省政府上访,省公安厅的一位领导对老人的上访格外重视。很快,省交警总队事故科的同志会同定西市委、政法委,陇西县委、政法委组成联合工作组对此案重新立案复查。2005年7月20日,省交警大队做如下认定:“1、当事人汪晓庆无视交通法规,因操作不当致使车辆驶出路面,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规定。2、当事人张军无过错。综上所述,汪晓庆的违章行为导致了本起事故的发生,由汪晓庆负本起事故的全部责任,张军无责任。”

当这份认定书送达到梁映梅老人手中的时候,距离张军的死亡已经过了整整四个年头。9月2日,汪晓庆被依法逮捕,相关交警正接受检察机关的调查…… (汪晓庆为化名)

上篇:没有了
下篇:依法行政:我国公务员需转变三大观念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12/20051213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12/13/22785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