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过去,电焊工凭一张嘴领焊条,用不完随意丢弃,既浪费材料,又影响环境。现在,凭用剩下的焊条头领用,保管员轻松,使用者节约,环境整洁。像这样走节约资源,策划成本,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打造节约型企业重要的动力。
该公司以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为契机,强化细节与过程管理,先后以成本管理、限额领料、科技进步等手段,培养员工的节约意识,并运用厂报、广播等多种宣传方式加以传播。
以前职工只知道开工前有投标预算。现在,企业首先进行工程成本策划和分析,而后编制成本预算,赚与赔职工心里先有了数。他们还对50万元以上的材料进行公开招标,通过比价采购,节约了成本。陕北某工程通过对钢材、阀门、管件等材料招标,降低工程成本近百万元。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专职材料员根据图纸和工程进度情况对各班组的材料计划先行审核,限额领料,最大限度降低原材料消耗。现场技术人员根据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时和设计代表联系沟通,优化设计方案。青海某工程,通过工程技术人员与设计代表的努力,设计变更后,节省钢材近百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企业的发展步入良性轨道,连续3年产值超过2亿元,今年有望突破3亿元大关。
杨国强本报记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