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世纪末的弥天大谎

2023年10月02日

(上接一版)

其三、中国有句话,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依现状看,这个“时候”恐怕已很难把握。这些人今天露馅了,是因为他们做得过分了;假如闵德伟死了,这些人罢手了,按照中国人思维传统,一了百了,事情也许就会烟消云散。如此,还有多少是做得“恰到好处”,该收手时收了手的?他们恐怕永远不会有报应,而这恐怕是最可怕的。老百姓在猜测:“闵德伟事件”揭露后有多少人会倒?笔者倒认为:只要对策对头,不会有什么事的。

不信咱们走着瞧!

湖北省竹山县第一中学王骏

报道发出的第三天,湖北方面报来消息,说湖北省委以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为负责人,组成了“闵德伟先进典型情况联合调查组”,将立即赴闵家沟村调查。

这是一个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的举动。很明显,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否定这篇报道,在各级领导的高压下,他们会搞出一个什么样的调查报告来,是可以想见的。我们不能坐等。我当即向总编辑提议,立即组成调查组,再次进入闵家沟,这次将不是暗访,而将和每一级领导做面对面的质询,必须派出强有力的记者。经商议,中青报社决定,由卢跃刚、贺延光和蔡平组成本报调查小组,再次进入闵家沟,越快越好。

赴湖北途中,本报调查小组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报道组不期而遇。

《新闻调查》的这部片子后来在诉讼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任何看到过这个破败村子的人,都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小康村”,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画面”:

《新闻调查》采访了那个“被闵德伟帮助致富的养鱼专业户”周有春。周讲了他当年是如何在镇干部的导演下做假的。王志将这件事拿来问镇党委副书记李乾华。

李乾华说:帮助村民养鱼致富的事儿是有,但是当时把人搞错了。那个人叫周有根。

王志:那么这是不是弄虚作假呢?

李:只要有这个事实,不管是谁都可以。

那好,这个周有根在哪儿呢?《新闻调查》再去找这个周有根,结果村民说,周有根搬出这个村子已经有二三十年了,那时闵德伟还穿开裆裤呢。4月中旬,一份《关于闵德伟先进典型情况调查报告》,由当时湖北省委第一书记亲自签发,同时报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和中宣部,要求对《中国青年报》有关责任人和记者蔡平进行严肃处理,要求蔡平公开承认错误。这份调查报告全面否认本报的报道,将向本报反映的情况都说成是“与闵德伟有矛盾的人的诬告”。

湖北方面的调查报告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不看也知道。我们不怕的是,你再怎么调查,没有的东西不可能说成有。果然,到实打实的事实上,湖北省的报告不得不承认,“在闵德伟先进典型推荐、申报、综合和新闻报道过程中,为了突出典型效果,出现了一些失实的地方”,“比如,村里在财务报账方面,白条较多”,“再比如,在总结推荐过程中,把该村从后进村变成先进村,说成是人均纯收入达到2780元的富裕村、小康村,与事实不符;修公路7华里说成修公路7公里;年产柑橘实际只有40万公斤,说成120万公斤;每户养猪3头,说成12.6头;户均养鸡10只说成40多只;年产鱼仅有几万斤说成46万斤;等等”。

看到这里,我们都大笑起来。这虚构得还不够吗?还“等等”呢!我们只是吃惊,在湖北省委自己的调查结果中,已经明白无误地证明这是一个假典型后,竟然还强词夺理说:“尽管如此,我们认为,人无完人,对先进典型人物也不能求全责备,对一个农村最基层的村支部书记更不应该苛求。”

中青报针锋相对,将自己的调查报告以内参方式送中央,前所未有地将许多彩色照片直接打印在内参件上。并附了《新闻调查》的录像带。

因为事实的力量,尽管对方来势汹汹,根本不和报社直接主管上级团中央接触,直接向党中央三个主要部门要求严肃处理本报,但最后的结果是,报社没有做任何更正。记者当然也不会“公开道歉”。遗憾的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片子最后未能播出,这是《新闻调查》最漂亮的报道之一。

湖北省报告的最后,专门写上了一条:“闵德伟同志的家属要求对记者蔡平诋毁攻击闵德伟一事提起诉讼,应予以理解和支持。”很明显,当地已经安排好了起诉。我们耐心等待,没想到,一年过去,没有动静;一年后,湖北省丹江口市某律师事务所突然来了四个代表闵德伟家属的律师,他们到北京市东城区法院起诉本报,要求赔偿闵德伟亲属46万元。

接到起诉书,我们都不明所以,因为如果他们想要胜诉,理应在当地起诉,在当地党政的高压下,本报将必败无疑。我们只能认为,这几个律师是“不称职”的。后来有人去该律师事务所打听起原因,律师所回答:上面安排的呗!

这场官司又历时一年之久,最后东城区法院驳回了起诉。 □李大同

上篇:爱斯基摩人生活很时尚
下篇:不要揭穿孩子的“秘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5/12/20051223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12/23/22819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