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商品扎堆摆 标价只一个

警惕超市消费陷阱

2023年10月02日

本报讯 明明是标价2.9元的马桶座垫,可在收费处却变成了4.9元,张女士疑惑不解,与超市收银员争辩,对方坚持说是4.9元。张女士提出退货,可手续繁杂,她只有作罢,心里却为这次消费积了一肚子怒气。

不久前的一天,西安的张女士来到南大街一超市购物,看到一堆马桶座垫,标价较便宜,仅有29元,她便拿了一个。在超市出口收银处交费时,收银机上显示这个座垫是4.9元,张女士顿时有被人戏弄的感觉。争辩中收银员解释说,马桶座垫有2.9元的,也有4.9元的,而张女士拿的是4.9元的。张女士反问,那为何不分清类别,分开标价,给消费者一个明白呢?对方解释说,他们工作很忙,还未来得及详细分类。于是张女士提出退货,收银员让她在外面等候,这需要办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来到外面,张女士才发现,和她有相同遭遇的顾客还有几个,大家都在报怨商家的欺蒙行为。由于时间关系,张女士没有等到退货,便怏怏地回家了。

几天之后,张女士在西安西大街一超市购物,看上了一双标价4.9元的棉拖鞋,可在收费处,这双拖鞋又成了9.9元。满腹狐疑的张女士询问为何标价和售价不统一时,对方的答复和南大街那家超家如出一辙。经过这两次消费后,张女士心里老有个问题搞不明白,那就是:商家到底是由于工作太忙,没来的及分类标价,还是有意将不同价位的商品堆放在一起,只标出最低价,来误导欺蒙消费者? ■本报记者 朱碧波

上篇:让“过年”不再是“过难”
下篇:孩子无奈向社会发出求助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5-12/28/22830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