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为了美好的明天

——南郑县国土资源局耕地保护工作纪实

2023年10月05日

图一:南郑县新集镇三洞桥村宋营村河滩地开发项目竣工后,可耕作土地面积达527亩。图为南郑县国土资源局张汉洲副局长(中)在南郑县土地复垦办公室主任李向东(左一)和项目经理李明福(右一)陪同下指导工作。

南郑县位于汉中盆地西南,人均耕地1.32亩,人均水田0.78亩。近年来,南郑县国土资源局认真实施《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克难奋进,负重拼搏,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工作中,该局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使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面对耕地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突出矛盾,该局把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作为出路,创新机制。2000年以来,完成土地开发复垦整理18081.9亩,建成标准农田11000亩,连续8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受到上级部门的好评。先后荣获“市级土地开发复垦先进集体”、“市级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先进集体”、“市级土地市场建设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被汉中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市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创佳评差先进集体”,“招商引资先进集体”。

落实措施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

近年来,南郑县国土资源局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耕地保有量的龙头控制作用,严格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建设用地。做到不符合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一律不予报批,能用非耕地的就不用耕地,能用劣地的就不用好地。该局还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格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八项制度。2004年对全县的基本农田进行了实地检查、补划,刷新基本农田保护牌152面,与30个乡镇逐一签订了保护责任书。今年投资10万元,开展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进村入户工作,印制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及表册48万余份,与农户签定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13万余户,装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档案900余万卷。全县基本农田面积达到56.1万亩,保护率达95%以上。

强化管理 打造高素质队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能否具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成为事业发展的关键。南郑县国土资源局把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树立国土资源部门的良好形象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近年来,该局以“行风建设年”、“制度建设年”、和“效能建设年”活动为载体,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先后出台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失职追究制》、《县国土局和县监察局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等十多项制度,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内部管理机制。并先后以开办国土资源管理大专班、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培训班、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加强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还聘请监察人员、法官、律师等分别进行专题授课,培训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下属单位负责人、各国土所负责人,并将培训人员书面考试成绩在全局范围内通报,以此激励各单位负责人带头学习法律法规,钻研业务知识。

与此同时,该局进一步加强了廉政教育,促进廉洁自律。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了党风廉政建设检查与考核,及时传达中纪委和省、市纪委的有关文件精神,组织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开展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行了整改。并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及人的查处力度,2003年以来,该局免职10人,通报批评、诫勉谈话18人。通过强化内部管理,该局干部队伍的组织纪律性明显增强,自身素质明显提高,极大的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实施。

创新机制 以土地复垦促进占补平衡

近年来,由于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耕地保护和经济建设矛盾更加突出。面对耕地保护和富民强县的艰巨任务,南郑县国土资源局果断提出,经济要发展,耕地要保护,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是出路。为了推进工作深入开展,该局积极探索,提出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要坚持“五个原则”,做到“五个明确”,即坚持“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做到投资主体明确;坚持“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做到优惠政策明确;坚持“先易后难,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到主攻重点明确;坚持“占一补二,先补后占”的原则,做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明确;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的原则,做到开发复垦整理的土地用途明确。

在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形成了乡村两级组织实施和群众个户开发两种形式。该局从保证资金、规范运作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办法。经过摸索,建立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个人投资作调节,银行贷款作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筹措体系,为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提供了资金保证。该局严格执行《汉中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立项标准》和《汉中市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验收办法》,从规划、立项、施工到验收都有一整套规范的操作程序。并制定了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奖励办法,规定对申请省市立项,完成开发任务并通过验收的乡镇,优先供给建设用地标准;对开发复垦新增耕地面积50亩以上的,每亩旱地奖5元,水田奖10元;对重视开发复垦整理工作的乡镇党委、政府,奖励2000元。同时该局还把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作为农业、农村建设的系统工程来抓,把土地开发复垦与标准农田建设、村貌改造、经济薄弱村结合起来,使各项工作相互促进,以求效果多样性。对贫困村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实行立项、资金投入、指标调剂三优先,实实在在解决了贫困村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难题,使贫困村搭上“顺风船”,驶入脱贫致富快车道。

南郑县未利用土地有318930亩,占土地总面积7.76%,其中荒草地195310亩,可开发土地后备储量大。该局把目光瞄准了这30多万亩荒滩、荒草、荒坡地,誓叫荒地变良田。组织人马,制定规划,铺开试点,筹措经费,掀起了南郑县土地开发复垦整顿大会战。2000年,该局以梁山镇柳林湾荒滩开发为重点,拉开了南郑县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序幕。截止今年,该局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上报汉中市立项105个,面积达18081.9亩,已全面竣工验收91个,争取专款资金1470余万元。

该局除开发荒地外,还向重点工程要土地。2002年开工建设的西汉高速公路南郑段,全长42.5公里,涉及9个乡镇43个行政村,道路占用耕地4200多亩,工程临时占用耕地935亩,土地开发复垦及耕地占补平衡任务十分艰巨。该局明确提出既要保证高速公路用地,又要加大复垦力度,保证全县耕地总量不减少。该局按照县政府《关于加强西汉高速公路临时用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对临时用地的地类、面积、使用用途等严格把关,坚持原则,有力地保护了耕地。要求用地单位必须缴纳复垦保证金,签订复垦协议书,约定临时用地复垦责任。先后审批临时用地935亩,全部落实了复垦措施和复垦责任。并狠抓监督检查,成立了40多人的高速公路临时用地稽查队伍。今年高速公路南郑段竣工后,对复垦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土地交由农民集体组织耕种,对验收不合格,未达到验收标准的,分别落实了复垦资金、责任人,并限期进行复垦。

提高劣地耕作质量,力保各种工程熟土再使用。高速公路用地的耕作层属多年耕作的熟土,土壤肥沃,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该局对高速公路沿线劣地、荒滩地进行了规划,与各施工单位进行协调,把劣地作为熟土的堆放地,并予平整,对劣地进行质量改造,使其保墒、保水、保肥性能大大提高。仅该县圣水镇中营河滩地改造,施工单位就拉土13.52万立方米,改造出高标准农田600亩。

该局开展土地开发复垦工作以来,为大型工程项目落户南郑争取到了宝贵的用地指标,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该县柳林村、八宝村等村通过土地开发复垦,一举摘掉了“穷帽子”。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耕地增加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耕地质量提高,使生产成本降低,土地的产出率提高,既有利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也有利于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为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机械化作业奠定了基础。同时改善了农作物的生产布局,使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植被覆盖率得到增加,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为建立新的生态型农业综合模式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张辉 唐华清)

图二:工程配套灌溉U型渠

上篇:我省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名单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1/20060109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1/09/23790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