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 高生平
五年前年高的父亲因病告别人世先走了,留下母亲一人孤守一套住房,原先已并不“热闹”的住房就更显冷清了。
82岁的母亲是个喜欢安静的人,但是真要一个人守着70平方米的大房子,太静了,会孤单,会寂寞。我们兄弟几个担心母亲不适应突然变化的生活,特意帮母亲接通了闭路电视,好让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伴她度过寂寞的时光;平时探望母亲的频率提高了,好让她看到我们忘记寂寞的苦恼;每次探望母亲总少不了买点她喜欢吃的东西。渐渐地母亲的生活有了新的规律,以后我去探望母亲的时间也渐渐地少了。母亲住在西安,我住在宝鸡,来回一次路上就得花两个多小时,加上单位里工作较忙,又经常要加班,似乎成了我减少探望时间的借口。为了弥补一下,我在探望母亲的时候就多买一些她喜欢吃的东西。有几次来去匆匆,放下东西问一声好就急急忙忙地走了。而每次走的时候,母亲总要送我到大门口,用深情的目光望着我说:“有空多来来,多坐坐。”
那天节假日,和往常一样,我和妻子、女儿一起拎着食品、水果去看望母亲。母亲指着桌上二哥、姐姐送来的一大堆礼物说:“以后来就别买东西了,现在我吃穿不愁,就指望你们多来来。”望着饱经沧桑的母亲,特别是那深情的目光,联想起母亲每次送我时的那句话,我突然感觉到母亲需要的不仅仅是吃的用的,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交流。那一天我和母亲聊了好长时间,从长安农村的新鲜事聊到省城西安的变化,母亲给我说了好多好多话。我感觉到她很开心。临走,还是那句“有空多来来,多坐坐”,直到看不到我们了才回屋里。
打这以后,我探望母亲的时间又开始增加了,坐下聊的时间也比以前多了。母亲没文化,不识字,从小受尽苦难,爱看秦腔,特别是爱看苦戏,如《祝福》、《窦娥冤》、《血泪仇》等,周六打开电视陪母亲看《秦之声》,星期天再看《秦之声大剧院》,看的母亲激动得直掉眼泪。有时因工作或家里忙去不了,打个电话问声好,聊上几句,让她感觉儿子就在身边,让她不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