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越·
台北,顾名思义,在台湾的北部。台湾这个海岛似乎不大,奇怪的是,身处在台北这座200多万人的城市中,你会惊讶于它远比你想像中来得广袤无垠。所有描绘它的电影电视,旅游书籍,文学,各色媒体,都不足以一窥它的全豹,你可能驻足于诚品书店似乎永昼书香的文艺气息,而错过了天母棒球场前,棒球迷疯狂的排队叫喊;你可能,可能……太多的可能,太多的信息,所有的东西都往这里流去,这么说好了,台北永远是新的,而台北人永远年轻。白先勇的《台北人》里的台北人正茂风华,正由在网吧里联机对战的台北人,接续下去。目前最好的视点是位于信义商圈的“天梯”——台北101。台北似乎擅出高楼,楼高51层244米的新光三越大楼在10年前还是台北、甚至是全台湾的地标。但曾几何时,已被全世界高楼之最,508米的台北101取代。在不大的地面上,异军突起如此庞然大物,当然有点怪异。不过,地小人稠,“向上发展”也确实可以理解,这也暗喻了这座城市的积极性格。可以说,就是年轻人的劲头拉拔起台北的高度。而地标的转移,也意味着年轻人的流向:从台北的淡水河畔万华码头,流到台北车站西区西门町。现在,捷运(地铁)已经代替淡水河,载着年轻人流到了人称“台北曼哈顿”的东区信义商圈。
信义商圈的人气,其实不过几年工夫。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这里还是一片荒凉,除了台北市政府的公务员之外,没有人会想来这里。慢慢的,结合凯悦大饭店,国际会议中心,国贸大楼,展览大楼四合一的世贸中心盖在这里,国外人士于是多了起来;台北市政府也搬来捷运站附近。最重要的,还是捷运站在世纪末终于开通,仿佛水到渠成,多少商机滋滋有声地蓬勃生长——“华纳威秀影城”真的犹如充满声光效果的娱乐之城,顶级的设备和服务,使全台北市的影迷都被吸引至此,无视高昂的电影票价;“新光三越百货”也在此开设了旗舰级的分店;想看戏的人可在中国信托大楼的“新舞台”,目击豪华钜制或前卫剧场;“纽约纽约百货”则是纽约这个商业大苹果的浓缩再现,大门前通宵高擎火炬的迷你版自由女神,意思再清楚不过:“在此自由地血拼SHOPPING吧,无日无夜。”
青春没有日夜,信义商圈充分体现个中妙处。无论你何时来此,这里都有时男时女并肩快意,也都有笑容可掬店员迎接你。这里不仅仅是最多的,几乎也是最好及最贵的。此处永远灯火辉煌,任谁都不由得有种“自己是明星”的错觉——哦,当然,台北最TOP的明星,大部分也都是混迹这里。坐视昏暗夜店里,星光仍然刺眼耀目,没有人会觉得这昂贵是不值的。
台北被列为“国外人士最佳居住城市”的原因有二,一是这里有书香满溢的诚品书店,二是这里有他们最乡愁的咖啡,而信义商圈两者皆具。所以,极多的同性恋族群于此成群出没,理所当然。这里只不欢迎一种人:荷包无料的人。这通常不需要谁来谴责,衣着光鲜的各色路人们向你的背心或脚底下趿的拖鞋投注的特异眼光,就足够你羞赧无已地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