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宝·
2004年元月,由作家出版社推出了张翟西滨的诗配画《人啊人》。书中收入配画诗113首,其中109首散见于《幽默与笑话》、《杂文报》、《陕西工人报》等各大报章杂志。
2005年年底,张翟西滨的言论专集《尘世走笔》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书中收入言论杂谈157篇15万字。
连续两年推出两部专著,张翟西滨的名字引起了咸阳诗朋文友们的关注。其实,咸阳的文友们对张翟西滨的名字并不陌生,即使不认识他这个人,没有见过他的面,但他的名字一定不止一次地在报刊上见过。48岁的张翟西滨现任市总工会宣教部副部长、市文化宫主任。他说,“勤读多写”是我的准则。他从上学时起就喜爱文学,爱看书,爱动笔。1976年作为知识青年队插队落户。在此后的四年零四个月里,他白天下地劳动,夜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读书写作,先后创作诗歌上百首,村干部见这位瘦弱的知青爱读书爱写,让他到村小学当幼儿教师。这期间他写出了一篇儿童故事《棍棍》,这篇3000余字的故事,在咸阳第五次故事会讲出后,被省群众艺术馆编辑的《群众艺术》在头题位置插图刊出。
1980年9月,张翟西滨被招入陕棉二厂,仅当了一个月工人,就因其“文名”被调入厂宣传科搞宣传。他满怀热情地采访、写作,消息、通讯、小言论等文体广泛涉猎,先后在《中国纺织报》、《陕西工人报》、《西安晚报》、《陕西日报》等报刊发表稿件600余篇计30多万字。
说到张翟西滨的创作,成绩和影响较大的仍然是配画诗和小言论。张翟西滨是个热情又幽默、风趣的人,同时又十分关注现实生活,善于独立思考。他的言论写作数十年间从不间断,一种社会现象,报刊上某种由头,一到他的笔下,很快便成了一篇言论稿。1996年他调到市工人文化宫任副主任。繁忙的工作并没有使他的言论写作有所间断,反而愈写愈多,也更具思想性,更深刻。他的小言论短小精致,鞭辟人里,多次被《文摘周报》等报刊转载。后来他为漫画配诗,可以说是言论写作的一种延伸和更加形象的表现形式。他的小言论和配画诗,传达了民众的心声,拥有一大批读者群。乾县一位老干部,将他的配画诗剪贴了一大本。当得知他的《人啊人》出版后,老人一次买了5本,分送子女亲朋。的确,西滨的配画诗针砭时弊,颇受读者喜爱。譬如《肥鸭与瘦鸭》,活化出了企业的某些腐败分子形象,真可谓惟妙惟肖,入木三分。诗曰:
企业不算大,
头儿蛮潇洒。
吃的“生猛鲜”,
喝的“人头马”。
坐的“雪铁龙”,
游的东南亚。
民脂民膏刮,
职工没钱花。
下情一上达,
头儿有变化。
肥鸭被调离,
又来一瘦鸭。
这首配画诗在《杂文报》刊出后,又被《杂文选刊》选载。
2005年4月,张翟西滨被任命为市文化宫主任。工作忙了,肩上的责任重了,可他的创作热情丝豪未减,不断有新作发表。对正值盛年的西滨来说,读书写作是他终生的爱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一定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