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社会早已不是“自给自足”的时代,只要存在于这个世上,无论是谁都必须参与商品交换。消费者,是每一个人不得不承担的角色。
昨日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物价局等多个部门联合举办了大型现场维权、投诉咨询活动。记者也在这里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消费维权者。
房地产、电信资费投诉成热点
房子,在大多中国老百姓眼中是其一生最大的一笔消费。但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开发商的违规操作等问题造成了房产投诉呈现逐年上升的势头。
昨日,雅荷城市花园的几十名业主拉着巨型的横幅,控诉开发商六年没有给他们办理房产证。
电信业的收费问题,是刚刚闭幕的两会上众多代表关注的一个问题。许多消费者认为电信业的一些收费没有一个标准,属于霸王条款。省物价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来这里投诉的人特别多。针对电信收费的问题,目前全省正在开展一项查处电信行业计费欺诈行为的大普查活动。
食品投诉问题多
“民以食为天”。食品的质量问题关乎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但就是有些商家为了谋取利益将消费者置于一边,任意的偷工减料、掺假制假。
记者在现场见到了一位老大爷拿着一桶红枣补血的营养品到质量检验部门请工作人员为他鉴定。工作人员在看过后,告诉记者:“从它的成分上看是由红枣、米粉、白砂糖构成,但从颜色上看红枣的含量很低,大多都是一些淀粉。对人身体仅从成分看,看不出有什么伤害,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化验。”拿着在食品展销会上购买的咸阳某食品公司水晶牛肉的一位女士认为该食品存在严重的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该商品包装上写的是牛肉,但记者数了数仅仅上面浮着七八片牛肉,下面有二三厘米都不知为何物。
另外一位大爷提着两瓶酒希望能在这里辨别真伪,但当被告知需要500元的检测费后只能作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鉴定需要消耗工具和试剂,因此需要收费。对于酒,普通消费者应该从它的外观和质感来辨别,最好还是到正规的商店进行购买。
首饰鉴定有人欢喜有人忧
在现场,省宝玉石质检站这里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很多人都拿着自己的珍藏,排着长队希望专家能为他们辨别真伪。一位50多岁的男子向专家递上一个“猫眼”,但没有想到得到的答案却是“这是玻璃”。他有点不能相信。
“玻璃?麻烦您再帮我看看。”
“没问题,是玻璃。”专家再次看过后说。
“哎!”一声长叹后,这位男子只好满脸沮丧地走出了人群。“翡翠”“石头”“蓝宝石”……专家使用仪器看过后都一一给了定论。专家告诉记者,虽然是给了定论,但由于级别不同,他们也不可能在现场进行估价。这些东西最好不要在旅游景点购买,那里大多以次充好,假的多一些。建议到正规商场购买,并索要发票。
本报记者 任乐 实习生 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