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拾荒老太抚养弃婴16年

2023年10月03日

16年前,52岁的张淑兰在朝阳医院附近的一处垃圾桶旁捡回一个女婴。16年来,老人为了抚养孩子,看过厕所、捡过垃圾,和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如今,老人迫切盼望孩子能回到亲生父母的身边。“我快70岁的人了,不知还能供孩子多久!”孩子的相册勾起老人的回忆。

16年前朝阳医院外捡弃婴

记者在花家地小区见到了68岁的张淑兰老人。翻看着孙女缘缘(化名)的相册,老人回忆起当年在医院外捡到孩子的情形。

1990年7月25日上午,住在工体南路小平房的张淑兰去朝阳医院附近的朋友家串门。走到医院东侧院墙外时,看到两个垃圾桶的中间放着一个崭新的印花毛巾被。“我心想,怎么这么浪费,新毛巾被都扔,可我过去仔细一看,吓出一身冷汗!”张淑兰说,一个身上还带着血迹的女婴被裹在毛巾被里,正睡得香,脸蛋粉嫩粉嫩的,看上去刚出生不久,除了毛巾被身边没有其它物件。

顶住压力收养孩子

“我抱着孩子等到天黑也不见有人来认领,怕孩子出问题赶紧到医院给她注射了卡介疫苗。”张淑兰说,她跑了几回派出所,也不见有人报案丢孩子。“我就想,我为什么就不能先把孩子养大呢!”

那时,正赶上电视剧《渴望》热播,于是,像电视剧里的刘慧芳一样,好心的张淑兰担负起抚养这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的重任。

看着老人抱回一个小孩,家里顿时炸开了锅。“你自己有儿有女,孙子孙女都长大了,干吗还抱个小孩回来?”有人提议把孩子送到福利院,但固执的张淑兰还是收养下了孩子。

16年来看厕所、捡破烂养孩子

看到儿女们对小缘缘并不热情,张淑兰理解孩子们这种心理上的不平衡,倔强的她表示要靠自己养活缘缘,不要别人的救济。1996年,搬到花家地小区的张淑兰,在物业和居委会的帮助下,找到一份看厕所的工作,而随着老伴的去世,公厕不收费后,家中的经济来源又断了,于是她开始靠捡破烂一点点攒钱。

“老人没有申请救济,但热心的邻居们却经常帮助她们。”居委会王主任对记者说,平时大家有废旧报纸和易拉罐都会送给老人,逢年过节居委会也送去米面。还有张淑兰的一些朋友出资帮助缘缘上学。

16年后孩子:要养奶奶一辈子

每天18时,张淑兰老人都会坐在窗边,向外张望,等待已经上高一的孙女缘缘放学回来。“我现在最亲最爱的人是奶奶,不管发生什么,我都要养奶奶一辈子!”缘缘告诉记者,她是在上小学五年级时,看到她的收养公证书后,才知道自己身世的,“那天我躲在被子里哭了一晚上,后来在奶奶的怀里睡着的。”

张淑兰老人说,缘缘除了学习很好外,还很懂事。“每当我不舒服时,缘缘都会帮我捶背,用热水给我搓脚。”

奶奶:盼孩子父母来相认

“如果孩子的亲生父母现在来认孩子,我不会向他们要一分钱。”张淑兰老人说,孩子的父母当年抛弃孩子,肯定是万般无奈,否则不会忍心做出这样的事,但自己年岁也大了,虽然孩子生活可以自理,但毕竟没有经济来源,为了孩子能好好读书,她希望孩子的父母能早日来寻亲。

李琦 文/摄

上篇:没有了
下篇:3·15反垄断比打假更重要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3/2006032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3/21/23130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