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母亲河仍惨遭蹂躏

——渭河杨凌至兴平段考察记

2023年10月03日

“两天的时间对于所有参加环保行动的队员来说终生难忘,他们看到三秦大地的母亲河是如何继续遭受蹂躏,看到了渭河河床被一个又一个挖沙机械采得千疮百孔,看到了河岸飘浮着因环境污染失去生命的野鸭,不敢相信这是我们投入巨资治理渭河的结果。”3月19日,西北工业大学星星火环保志愿者协会的温亚男在考察完渭河之后激动地说。

3月18日上午,记者随这个高校社团的18名志愿者(3名为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学员)一起踏上了考察渭河的行程。这是他们这个社团从2003年开始第四次踏上同样的考察之路。

渭河依然是下水沟

在杨凌段,记者发现这里的河水污染程度还不是很高,因近期宝鸡等地加大治理流域内的小造纸厂,排放略小。记者在一些水流不是很急的地方还发现了大量的蝌蚪。当地的一个村民说,现在是枯水期,宝鸡一些工厂都没开,水还能清一点。但是从沿岸走过还是能闻到一股恶臭,蔓延几公里河道不散。

杨凌区东桥村的69岁陈绒老人说:“小的时候这里鱼虾很多,经常在这里捉虾摸鱼,有时候还能摸到鳖,夏天还在浅水处游泳。”老人眼角流露出一丝喜悦,但立刻显现出无奈。“大约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里的河水因为上游的造纸厂退下来的污水使这里没有鱼了,河边常年都有一股难闻的气味。现在的孩子都不敢到河里游泳了,村里上大学的学生回来说这河里有火碱,怕得很。

记者和志愿者行至杨凌和咸阳武功县交界的大庄乡桥寨村时,该村6组的村民夏联立一家人正在漆水河边栽种护河林,但此时的漆水河呈黑褐色的污水正从上游缓缓流淌下来,并散发出浓烈刺鼻的臭碱味道,水面泛着白沫。夏联立说:“这水都是从上面的造纸厂排下来的,每天都这样,村里人没办法。”

村民反映,这股污水正是从去年被环保总局通报的武功东方纸业集团排放的。志愿者温亚男说,“前些年,国家治理关闭‘五小’企业,武功的15家小造纸就联合成立了东方纸业集团逃过一劫,去年5月被环保总局通报后,其也上了一些治理污染的项目,但是今天看来,并没有发挥作用,还是聋子的耳朵。”

第二天上午,在离大桥两公里的地方,队员发现一处非常严重的排污暗管,在排污口聚集着大量的白色泡沫,污水呈现灰黑色,并且伴有强烈的恶臭,考察队员用矿泉水瓶灌取水样带回分析。而在大堤北1000多米处,一个小型造纸厂烟囱正冒着黑烟,污水从工厂到大堤流过来,在绿色的农田中间形成一个“灰带”。

千疮百孔的河床

比起水质污染,挖沙的危害或许没有那么严重,但是没有人能忘记2003年渭河发威,二华蒙难的情景。两天近40公里的行程中,记者共发现了27个采沙(点)给人千疮百孔的感觉。由于所挖沙不同,有些只挖鹅卵石,便将细沙仍弃一边,从而加剧了水流冲刷和侵蚀。

3月18日傍晚,一位采沙工人穿起皮裤径直从河面走过去到达对面的采沙船,而采沙船离武功老渭河大桥只有100多米,严重威胁大桥的安全。记者在大堤上也发现了武功河务工作站的禁采牌,上面规定大堤南坡150米内不得采沙,但却无人理会。有两家的沙场直接将沙子倒在了大堤北侧,几万吨的沙子比大堤还要高,占去了一半的大堤。一家沙场的抽水管直接绑在了大堤的界碑上,排沙后的水渗到大堤底部会将大堤裂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告诉记者,这个沙场的老板是武功县公安局的。

渭河湿地不能消失

据资料显示,渭河及其北岸支流均来自黄土高原地区,泥沙含量较高,渭河流入关中平原以后,由于地势变平,水流变缓等原因,在渭河中下游形公顷的沼泽、芦苇、池塘、草甸、洪泛平原等类型的湿地。这里是大天鹅、灰鹤、大鸨、鸳鸯、豆雁、赤麻鸭、斑嘴鹈鹕等珍稀鸟类的重要栖息地。但是记者在两天的行程中只发现了野鸭、大天鹅和少量白鹭,而且多分布于周至一边,在渭河北岸的水鸟明显少于南岸。武功县大庄镇坚张村的孙老汉说,采沙子把鸟都吓跑了,水都成黑的了,鸟还吃啥呢!记者见到一位河务林业工人,他说现在鸟儿吃东西都难了,还有人枪杀鸟儿,今年的鸭子多了许多,但是一些保护级别较高的鸟儿少了。

志愿者每见到一群飞鸟都要详细记录下来数量,这是他们调查渭河湿地环境变化的主要依据。他们在经过连续几年的跟踪之后,会对保护部门提供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考察结束了,队员的脸上不是写满了收获的喜悦,而是更加凝重……

本报记者 张满定

上篇:不少干部迷高尔夫球哪来的钱?
下篇:马凯:企业职工和公务员工资要涨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3/20060324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3/24/23139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