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六成职工没达到平均工资说明啥

2023年10月03日

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解读2005年职工平均工资》显示,金融业(证券、银行与保险)以年均工资8万多元居首位,保安服务亚年平均工资仅8000多元,居末尾。工资较高的行业还有:计算机服务业、烟草制品业、为企业融资服务的其他金融活动、法律服务、软件业,年平均工资都越过7万元。 此外,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航空运输业超过6万元。

国家统计局于3月31日发布最新公告称,根据年度统计结果,2005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405元,比2004年增加2381元;日平均工资为73.3元,比2004年增加9.5元。折合后,月平均工资1533.75元,日平均工资73.3元,每小时赚9.16元。那么,此统计数字是否也应当细分并解读一下呢?是不是也与北京一样,也是大多数职工的工资达不到这个平均数呢?

统计数据是政府非常重要的决策依据,国民的收入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如此“粗犷”的平均工资数却掩盖了64.1%的城镇职工的真实收入,此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又在哪里呢?这会否使政府的决策误入歧途呢?因为,已经过去的价格听证会几乎无一例外的在引用“平均工资”这一数据,这是否也是造成“逢听必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呢?

最高检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检察机关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而新一轮的国企破产、兼并潮也已展开,买断老职工工龄又将按照怎样的标准来补偿呢?还是每年补偿几百元,三十年也就补偿一万多元吗?同时, 其它形式的劳动争议、补偿是否也按此标准执行呢?

64.1%的职工达不到平均高工资数额,这一笼统的“平均”数字是否有些游戏了呢?如此的平均又将对物价政策产生怎样严重的负作用呢?是不是计算公式出现了严重的失真呢?由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解读2005年职工平均工资》不难看出,贫富差距被“平均”所掩藏了,这是否也解读出了为什么我们讲了多年的要扩大内需,而内需却一直不振的原因之一呢?所以,还是不要“平均”了,多给出一些细分的职工薪酬数,这将有利于政府在经济工作中的决策,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大多数国民直正分享到国家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成果。 (武伦)

上篇:胡抡权力棒 领了七年刑
下篇:一老陕家里藏九道清代圣旨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4/20060407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4/07/22995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