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以学习技术为荣,处处争当学习尖子已在综采队形成风气。在综采队职工居住的单身楼里,每天晚上都能看到三五成群的人员聚集在他们的宿舍里,围绕白天的课程进行热烈地讨论。有时为了一个问题,大家争论的面红耳赤。在抓紧理论学习的同时,曹文科还利用综采设备在地面安装试验的机会,多次带领全队职工到综采机上进行实战演练,他们结合理论知识与真实的综采设备进行研究对照,摸出性能规律,为下一步综采机组投入使用打好基础。2005年元月,曹文科被正式任命为矿业公司综采队队长,此时,整个综采设备已全部在13505工作面安装就绪。信心百倍的综采队职工,他们精神抖擞的来到综采工作面,按照操作规程中的技术要求,各就各位,熟练地进行着综采机组的使用操作。看到整条采煤机组欢快地运转,灵活的机头将原煤一刀刀割下,乌金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巷外,此时,曹文科笑了……
“事实证明,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我们实现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们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曹文科深有感触地说。
2005年,煤业公司把这一年定为安全生产年,在全公司开展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曹文科带领综采队一班人,按照标准化的要求,从工作面的现场管理、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等都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为此,他们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中,实行动态管理、动态达标,并逐步转入生产管理和安全工作之中,使每位职工在作业中自觉地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去做,使之成为习惯。在现场管理中,他们坚持每天对综采设备进行现场检修,并填写检查表和检修日志,当班发现问题当班解决,不准让问题过夜。曹文科要求综采队的工作面,必须做到巷道平整无残煤、电缆排列整齐、液压支架整洁无尘。工作面上尺上线、一丝不苟。曹文科还让入井的当班职工,工作时都拿上扫帚、绵纱,随时随地对工作场所进行整理和清扫,保持工作场地的清洁。2005年7月,曹文科领导的13505综采工作面,被煤业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确定为全公司第一家样板工作面。2005年10月,省煤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沈浩到澄合检查安全工作时,发现曹文科领导的综采工作面管理得井井有条,巷道无积煤无杂物,管线吊挂整齐,电气设备一尘不染,一百多个轻放液压支架平整一条线。沈浩董事长高兴地称赞说:“我到过很多煤矿,看过很多工作面,但像澄合矿业公司综采队管理得如此好的工作面还真少见,这才是我们煤矿真正想要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面”。2005年,在曹文科的带领下,综采队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均取得丰硕的成果,原煤产量月月递增,最高产量达到了5.8万吨,职工工资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了80%。
曹文科说“安全工作不能怕麻烦,安全是天,既要天天讲,又要在工作中严格要求,更要以情感人”
曹文科常说:“做安全工作就不能怕麻烦,既要硬碰硬地管,面对面地抓,还要苦口婆心地说,当爱唠叨的婆婆”。曹文科非常清楚,抓好安全学习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综采队有一个铁打的规定,每天召开的班前会上,当班人员必须先学习安全知识,综采队还制定了严格的安全学习制度,真正做到安全天天讲。曹文科对安全工作管的严是出了名的,去年10月21日,曹文科下井时发现前端头巷口处有一根卸载支柱,发现这种情况,他把“黑脸”一沉,立即把当班的几个人叫到跟前进行严厉批评,对他们讲明了这根卸载支柱存在的危害性,并对他们进行了经济处罚。曹队长管安全不认人,很多人都怕他,有些人在背地里骂他是“曹砍子”。曹文科并不是无情之人,他认为,在安全管理上,严是爱,松是害,情是安全生产的润滑剂。所以在安全生产上,以情动人的事迹也很多。端头维护工刘建荣说:“记得有一件事很深刻,去年12月10日,由于13505工作面气温较热,为了省事,我没有系矿帽帽带,此时刚好被曹队长碰上,曹队长见状,便来到我面前,亲手帮我系好矿帽带,亲切的对我说:“可别小看这矿帽带,如果不系遇到紧急情况麻烦就大了,这小事后面往往隐藏着大隐患,你不仅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自己的家庭负责。”真诚的情感,亲切的话语,让我着实感受到了曹队长对自己的关心,从此之后,只要是安全方面的事,那怕再小,我也不敢懈怠。曹文科说:“安全工作就是要从细节入手,从工作的点点滴滴入手,发现问题立即解决,这样才不会酿成大祸。”他是这么说的,在工作更是这么做的。
曹文科常对干部们讲:“当领导就不能怕吃苦,更不能怕困难,要始终走在前、干在先,带领大家把任务完成好,这样才不辱使命。”
管理不仅是靠制度来约束人,更重要的是以自身形象去感召人。要求工人做到的,自己应该首先做到,曹文科如是说。曹文科每月下井都在20天以上,每次井下发现险情,大家都能看到曹队长的身影。去年5月3日下午5点左右,13505工作面机头巷道由于顶板有水压力大,出现了顶板垮落现象,垮落的煤碴将整个巷道都堵了。曹文科得知后,立即来到井下亲自指挥大家进行抢险。他又是搬石头,又是上木料、支护、顶柱子……他样样干在前。工人三班倒,而曹文科却一直干到第二天下午五点多钟,历时十几个小时。当曹文科拖着疲惫的身子上井洗澡时,职工们发现他们的曹队长竟在澡塘里睡着了。去年5月份,在13505工作面换滚筒的工作中,曹队长虽然已年近半百,可干起活来那种拼命劲,让人很感动。别人下班可以升井休息,可曹队长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渴了饿了都是在井下凑合一下,接着就又干了起来,直到工作一切正常后他才上井。他那种吃苦精神让年轻人看了不得不佩服。今年元月上旬,13502工作面投产之后,水患一直是影响原煤生产的最大问题,曹队长就每天盯在工作面,与大家共同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每天跟班都在12个小时以上。元月21日下午班,13502面又出水了,转载机巷面临巷道封顶的危险,此时水深已达1.5米以上,水泵全部被淹没了,看着湍急的水流,没人敢下水。此时,曹文科来到工作面后,他二话没说,立即挽起裤腿就跳下水去。大家看到曹队长都下水了,便一个个都下水捞水泵、抢设备。在曹队长的带领下,及时恢复了被淹的水泵,战胜了水患。今年2月份过断层的二十多天,曹队长的身影天天在工作面。过度的劳累,大家发现他明显累瘦了,还经常咳嗽个不停。2月6日这天上午,曹文科感觉身体非常不适,心头一热,一口痰吐了出来,大家这时才发现这痰里竟有一半是血,当时可把大家吓坏了,但曹文科却说:“没事,没事,过一会就好了。”此事被矿业公司经理乔建华知道了,他立即派人派车强行将曹文科拉到医院去看病治疗。
曹文科常在支委会上讲:“领导干部要为人正直,讲究公正。要诚实对人,热心干事。要把职工当兄弟,真心对待他们”
区队工资分配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是职工队伍稳定的关键。曹文科与书记姚映平带领队党政一班人,严格执行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开好工资分配的“三会”,坚持“十公开、十上墙”制度,做到事事透明。他说“领导给予我们很多的荣誉和利益,工资待遇也不错,如果再去侵害职工的利益,就太没有良心了”。每月开工资时,都让工资表上墙公开,让大家进行监督。遇到井下客观条件无产量工资受影响的情况下,曹文科就说:“干部工资拿不到都行,必须保证职工工资都要拿到手,而且一分不能少。”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让工人干明白活,拿明白钱,每班工作完后,都公布当天每个人的分值,根据得分情况,当班职工基本都能知道自己每天能拿多少钱。多年来,他当队长的区队从未出现过代资代分配的问题。
曹文科是一个冷面孔、热心肠的人,在工作上对职工严格要求,一丝一毫马虎不得,但对职工的生活方面却关怀备至,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为职工办好事。工人胡世旺做手术,需要购买血浆,他就从自己家中拿出1000元垫付,解决了小胡燃眉之急。针对农民合同工刚来生活费不足的问题,曹文科经常自己帮助新来的工人解决实际困难,从不声张。同时,在他的倡导下,本队成立了互助储金会,并集资了5000多元的资金,有个小事小情的,队上职工可以在储金会里应个急。就是这个小小的储金会,一年来,及时解决了本队职工100多余人次的实际困难。
曹文科作为这支队伍的掌舵人,他时刻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职工孙伟龙的父亲去逝了,曹文科得知后,几乎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赶赴孙伟龙家中跑前跑后进行张罗,这让孙伟龙很感动。综采队里年轻人多,大多是远离家乡,遇到有的农民合同工要成家时,远在外地的父母无法赶到,曹文科就又当婆家人又当娘家人,忙前忙后的亲自为他们主持婚礼、置办酒席,只要曹队长在,什么困难事都会得到解决。大家把曹队长当成了自己的主心骨,自已的亲人。有的职工患头痛脑热时,曹文科工作忙去不了看望,总忘不了打个电话去问候,还安排班组长前去探望。这一切,让工作在综采队的职工,特别是远在外地的农民合同工有了家的感觉,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严格的管理带出了过硬的队伍,也改变了人们对当代矿工的认识”长年列队上下班的综采队职工,成了王村矿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王村矿综采队职工列队上下班,纪律性强。每次搞活动或开会,只有综采队的职工队伍排列的最整齐,他们的团队意识特别强,为我们全公司干部职工树立了榜样”矿业公司党委书记杨宗成说。自综采队成立后,曹文科规定当班人员必须列队上下班,这个习惯从建队之日起,无论刮风下雨,天天如此。问起曹队长的用意时,他说:“综采队职工列队上下班,一是查看当班人员是否到齐。二是要让职工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三是培养大家的团队意识。”他还说:“大家每天都要下井工作,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培养大家的团队意识,可以共同战胜各种困难,更好地完成井下工作任务。”久而久之,在王村矿区,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身穿工作服的煤矿工人,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往于矿区街道上下班,这也成了王村矿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曹文科的身心已与矿山和综采机组融为一体了,他的个性像采煤机头的刀齿一样,勇敢而不畏艰难;他的品质像机组煤溜子一样,勤劳而默默奉献;他的人格像顶天立地的液压支架一样坚强,支撑着理想、践行着品德……
(孙广法 薛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