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依依
一
从朋友家出来已是深夜11点。两个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妇人拉住了我,她们手里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
“大姐,可怜可怜吧,我们两天没吃饭了。”她们向我哀求。我犹豫了,口袋里只有一张10元的钞票。
“求你给孩子买口饭吃,我们两个大人还能挺一挺。”
那个脏兮兮的孩子眼巴巴地望着我,我没法迟疑下去,于是掏出了仅有的那张钞票,还好心地把她们引到一家午夜营业的排档前。
我徒步走回5公里外的家。先生问明原由,差点跳起来:“你真傻!你没盘问她们?现在假乞丐多的是!”
我无以回答。我当然知道假乞丐多的是,可我也知道我没有勇气去盘查一个满眼乞求的孩子。
也许,我们宁可上当一千次,也比拒绝一次真正的善举更有理由获得良知和道德上的嘉许。
二
许虹是我教书时的一名同事,她刚从大学毕业,心高气傲得很。一堂课下来,直骂这个“蠢货”那个“笨蛋”,还在办公室不厌其烦地措述她的学生愚笨得如何可笑。
有一天,她又把一个学生叫到办公室来一顿训斥,语言之粗暴使那个学生哭起来。
学生走后,她还意犹未尽,冲我说:“这个笨蛋,脑袋简直就是榆木疙瘩。”
“哪个笨蛋?”我问。
“就是刚刚出去的那个家伙。”许虹气呼呼地说。
“哦,可我看到的分明只是年少时的你和我呀。!”我看着她,认真地说。
那一刻,许虹愣住了。确实,读中学时她是降过级的。
从那以后,我再也听不到“蠢货”、“笨蛋”的训斥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