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以来,航天7416厂围绕产业发展目标和结构优化调整方向,大力实施“科技强企”战略,技术攻关有重大突破,工艺预研取得新的成绩,科技成果丰硕,基础保障能力得到提高。“十五”期间,7416厂共承担各归口课题共计52项,其中厂外立项课题15项。“十五”总装、国防基础科研项目3类12个子项预研课题全部按期通过验收,优秀10项,良好2项,优良率100%。这些科研成果并没有置之高阁,而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航天7416厂构建了以固体发动机技术及应用研发为核心,以推进剂及精细化工产品研发为支撑平台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力带动了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整合了技术研究力量,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基础研究能力得到增强。“十五”期间,厂研发中心以型号产品研制生产需求为带动开展技术研发,形成了装药工艺与专用装备研究、自动控制与计算机应用、推进剂装药安全技术研究、协作型号推进剂配方研制、专用化工材料研究、民用技术开发六个专业方向的军民技术创新体系;该厂原来的工艺研究所,提升到国防科工委组建的“固体推进剂装药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形成本领域的技术领头单位,工艺研究和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十五”期间7416厂共承担国防科工委基础科研两个专项11个子课题,总装预先研究6个课题,青年基金课题4项研究课题,厂管研究课题38项,8项科技成果获国防科学技术奖,多项工艺在国内都是首创。这是该厂历史上进行技术研究创新的高峰。这些课题紧密联系工厂实际生产需求,占领专业研究领域前沿,储备技术发展能力,经5年研究创新,攻破关键技术,克服困难,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廉价高能发动机研制等多项技术研究取得突破,为后续型号积累了技术储备,开创了后续型号生产任务新局面。研制的固体发动机连续浇注工艺技术和样机,突破了无缸真空浇注、壳体自动对中定位、药浆料位检测控制等关键技术,对小型固体发动机第一次采用无缸多发连续浇注新工艺,解决了小型发动机浇注的瓶颈。该工艺在国内尚属首次。军品非标设计解决生产急需。安全技术研究与改造,为厂内安全生产保障提供技术支持,满足了新工艺技术、新工艺装备、新生产管理一体化的发动机装药总装研制基地的要求。军民两用技术的研发,使民品走出了一条具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道路。通过“科技强企”战略的实施,该厂民品上规模,军品上尖端,为我国的国防工业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7416厂加大了高级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增强研发力量,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储备。联合西北工业大学举办工程硕士班,培养企业急需的工程硕士35人。“十五”期间,累计培训各类人员8117人次,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55人次。
目前,7416厂已制定了“十一五”技术发展规划,拓展了研究领域,确定了企业的技术发展方向和近期研究目标。今年,将开始建立工艺研究师队伍和实行课题新的管理办法,进一步调动技术人员争取经费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