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杰·
报载,中央有关方面最近汇集和分析各地“十一五”规划纲要时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各地确定的“十一五”经济增长目标普遍超过中央提出的总目标一至二个百分点甚至更高。二是一些地方高增长预期是以高投入和重化工为支撑的,其单位产值能耗降低指标则达不到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有的甚至没有明确提出降耗指标。因此,国家发改委急令各地,经济增长切勿层层加码。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是一个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危险信号,其主要原因:一是误读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和要求。中央关于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000美元的目标是就全国整体而言的,不是按各级行政区划衡量的。而有些地方便根据本地区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00美元的要求倒推“十一五”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便出现了层层加码的现象,有的地方一直加到乡镇、企业、车间,真有点“大跃进”味道。二是“GDP至上”思维惯性。近些年来,一些地方领导片面地把“发展”认作“增长”,而“增长”又不仅仅是GDP增长,往往用GDP增长的排序来检验考核领导的政绩。结果是出现泡沫经济、人造数字、盲目投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这种思维方式仍在缠绕着一些地方领导。
纠正经济发展层层加码的倾向,最根本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GDP排序中解放出来,使我国经济社会遵循又快又好的方针发展。具体来说,对已经发现层层加码的经济发展指标,应该及早进行修订,使增长指标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