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华(化名)是一个眼睛大大,鼻梁高挺、眉毛修长的大四女生,前一个月的她并不是这个样子,现在,同学们都说她“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这都是源于整形美容的结果。时下像王小华这样通过整形来改变自己形象的大学生为数不少。
记者在西安南郊某医院了解到,近一年来在大学生当中做整容手术的人逐渐增多,尤其是在每年6月前,去医院接受医疗整容手术的人群中,有将近一半都是来自各大高校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学生热衷美容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以一个漂亮的形象来聘得一份好工作。西安外语学院的一名女大学生李某告诉记者说“现在学校内有很多人都做了整容手术,大家都说既然现在已有同学做了,那还顾虑什么,为了找份好工作,豁出去了!”
在这个不断强调视觉效果的社会里,外在美一直在影响甚至左右着人们的判断力,尤其突显在女性身上,女性的外表几乎成为社会评判女性的主要标准,女性的外在美对她们的生活、事业的发展都可能有很大的影响。作为知识女性的女大学生也深受其影响,于是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加入到整容的队伍中。
面对学生“美容”热的现象,我省劳动部门从事就业工作多年的专家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自我认知偏低,主要是因为自信心不足。一部分女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各方面表现都出类拔萃,父母呵护,老师关爱,形成了强烈的优越感和争强好胜的性格。到了新的环境,尤其是人才济济的大学里,一旦失去了以往优越的地位,她们中有的就会出现强烈的失落感,导致自卑。为了在新的集体中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认同,就会盲目采取各种手段(如整容)、方法来表现自己,突出自己,以达到引人注目,满足自己虚荣心的目的;有的则陷入心理误区,把所有的不如意和失败都归于容貌不出众,希望通过整容来改变周围人对自己的“漠视”,达到重塑自我的目的。另一方面,就业难是大学生整容的现实原因。女大学生为了取得社会的认可,只有被动地屈从社会对她们的不公而盲目的改变自我,于是相当部分的女生不惜一切手段,为在就业中增强自身竞争力而加入到整容的队伍中去。
记者认为,整容不是一把万能的钥匙,最终的解决途径还是要借助理智的思考和判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自身内在修养和实践能力,正确面对外来的就业压力,才是求知的最好途径。
本报记者 毛静实习生 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