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区县工会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一些区县工会主席告诉记者,最大的难题莫过于经费收缴的问题。由于经费收缴不上来,连许多基础性的工作都无法开展。所以,在目前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就是县域经济越落后,工会工作就越难做。然而,记者在黄龙县却看到了一个可喜的局面:这个典型的山区贫困县的工会工作却搞得有声有色,他们在极其困难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赢得了职工群众的好评。
黄龙县地处延安市的东南部,总人口只有5万人,2004年地方财政收入681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706元,是目前延安市经济最贫困的县之一。由于经济不发达,工会经费收缴一直是个难题,困扰着工会工作的开展。在这种不利条件下,黄龙县总工会一班人,不畏艰难,抢抓机遇,切实履行维护职能,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使组织建设、维护职工权益、民主监督等工作在困难中都取得了突破。
去年,该县总工会开展了以强化职能为重点的组织建设,使工会组建率和入会率达到98%和92%。他们按《工会法》的要求,对5个乡镇工会主席进行改选;明确了3个县级单位工会主席的身份,并调整了乡镇、机关基层工会干部16人。其力度之大、规范程度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从人员配备上加强了基层工会组织的力量。县总工会对农民工现状进行了调查,在小寺庄煤矿和建筑公司组建了两个农民工工会组织,新增农民工会员272人;加强私营个体户建会工作,使34户个体户建立了工会组织。目前,该县有相对固定的农民工390余人,已加入工会组织的有323人,入会率达到82%,在农民工人会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县域经济愈困难,工会维权帮扶的力度就要愈大。县总工会在企业改制、解决拖欠工资补发、签订劳动合同、做好“4050”人员就业等方面履行维护职能的基础上,主要把精力放在解决困难职工具体困难上,尽心尽力地当好“帮扶第一人”。去年,县总工会的4名党员首先落实了帮扶对象,先后出资2000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工会对27户特困户做到节日慰问,发放生活品和6000余元的救济款,县级领导帮扶的困难职工有10人基本脱贫;县总工会还动员县旅游局等单位,对6名困难职工进行重点帮扶;在没有资金的前提下,他们动员全县职工每人集资2元钱,共筹集8000余元,资助了3名大学生和2名高中生上学。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