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最近在为小孩办理入托手续时,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将小孩的“儿童预防接种证”弄丢了,而卡了壳。
务必保留预防接种证
西安市儿童医院防保科负责人高敬文告诉记者,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儿童预防接种证是孩子一生疫苗接种的见证,儿童入托、入学、参军、出国时都需要出示预防接种证。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中规定:预防接种证是儿童免疫接种的记录凭证,每个儿童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接受预防接种。儿童家长或者监护人应当及时向医疗保健机构申请办理预防接种证,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应当及时安排补种。
7种疫苗纳入我省免疫规划
纳入我省免疫规划的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7种传染病。婴儿在12个月龄必须按照我国的免疫程序,完成疫苗的接种,使小儿体内对这7种病产生特异性抗体,即所谓的“基础免疫”。但基础免疫所获得的特异性抗体,在体内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等身体内抗体浓度降低时,应再接种1-2次,刺激机体再次产生抗体,使抗体维持在足以抵抗病原体的较高水平上,即所谓的“加强免疫”。
高医生提醒家长为了确保每一个儿童能及时、准确地接种到国家计划内疫苗,家长应仔细阅读预防接种证,按照接种证中的计划免疫程序及时到医院进行疫苗接种。同时接种任何疫苗的时候必须先排除发热、咳嗽、腹泻等急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最好在健康检查后再注射。
本报记者 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