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不解的采煤情结

——记铜川矿务局东坡煤矿孙锁成

2023年10月06日

在铜川矿务局东坡煤矿,人们总喜欢在孙锁成队长前面加上三点定语:一个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一名采煤工成长起来的采煤区队长,一个至今仍在煤炭生产一线的老队长,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老牌队长。对于年已47岁的孙锁成来说,这一切也正是他在群众中享有很好口碑的原因所在。

在采煤区的职工的眼里,孙锁成不变的品质是:从来不倚老卖老,也不凭经验办事。

2004年4月份,东坡矿一区由高档生产改为综采生产,作为综采新兵,这位长期从事炮采工作的老队长,面对着一些现实的生产难题,深深感觉到了自己和区队技术力量的薄弱。不少职工追问怎么办?孙锁成没有回答。人们只是看到,除了值班以外,队长几乎不离生产现场,站在一条液压管路、一台机械部件面前,他聚精会神地观察着,紧锁眉头琢磨着。他放下架子,整天和业务生产科室的年轻人泡在一起,和综采区队的技术骨干谈论问题。

当有职工再一次问到孙锁成怎么样了,他将这名职工拉到了区队办公室,这一天,他和区队一班人自筹5000多元资金开办的学习培训班开课,拿到这名职工手里的是队长亲自撰写的培训教材,生产技术人员和主要生产骨干一个个来讲课,老队长亲自点名查人数,第一个拿起笔做笔记。矿内矿外的技术人员不断走进采煤区培训班,采煤区21名液压支架工、12名电工、13名机组司机一个个相继走出,成了自己区队的技术骨干。

再没有职工问队长怎么办了,区队的学习室、值班室和工作面,他们都忙着相互讨论技术问题,那还有空呢?!仅仅一个月,孙锁成完成了一个炮采区队向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综采区队的改造转化工作,这在东坡矿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细心的职工发现,队长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更细心的职工说:“孙队长简直就脱了一层皮,掉了一身肉。”

有了技术的支持,在煤矿干了半辈子的孙锁成的脚步更轻了更快了。去年五月份,801工作面遇到了大量涌水,生产难以进行,紧要关头,孙锁成整天和生产技术人员“泡”在工作面,采取多台水泵串联、上下顺槽同时抽排等办法,治理了水患;同时采取给支架底座下垫小半圆木、石矸和生石灰等办法,预防遏制了支架整体下沉,压死工作面溜子的生产难题;采用调整架型、改变进刀等办法,解决了工作面溜子上窜下滑的生产技术问题。

东坡矿506工作面地质结构复杂,被上级部门认为开采价值不大,在矿井生产接续紧张情况下,孙锁成毅然挑起了开采506采面的重担,硬是凭着苦干加巧干,一举获得试采成功,生产原煤321702吨,比可采储量多采4万余吨。

职工们心里清楚,28年的井下作业,孙队长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糖尿病等综合疾症;职工们心里也清楚,正是28年的井下采煤生涯,孙队长对每一个采煤工的疾苦,看的比自己的疾症更重。他所在的区队,有一些附近农村职工,这些人农忙时节,在井下干完又回家干,成为安全的一大隐患,为了做好他们的工作,孙队长不但安排人员给他们干农活,而且主动和矿上后勤单位联系,给他们安排住宿;一遇到加班延点,孙队长都会安排专人向井下职工送馍、送水;职工工作服湿了,孙队长会放下手上工作,亲自为他们烤干;也是孙队长,第一个在全矿为职工建立了档案亲情卡,把全队每一个职工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生活现状和生日年月逐一建档立卡,组织大家给职工过生日,或安排办事员在职工生日当天,在区队黑板上写一段祝福的话。随机问到一位采煤工对孙锁成的看法,他翘起大拇指,只说了两个字“实在”。东坡煤矿矿长深有感触道,也正是孙锁成的实在,2004年,在他的带领下,区队累计生产原煤365059吨,占到全矿产量的45%;2005年生产原煤458442吨,占全矿原煤产量的51%,职工人均收入达到了23000多元,增长33%。

本报记者 刘公望

上篇:征集矿徽、矿歌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6/08/24371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