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好的投资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外可以增强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对内可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创业热情。然而据陕西省统计局在第十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看,虽然我省在改善投资环境上下了很大气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八大问题。
投资成本居高不下
从这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看,有91%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我省投资的成本处于平均水平及以上,主要是收费项目较多以及行政干预过多造成的。因此,努力降低和控制投资成本,特别是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软性投资成本,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优惠政策落实兑现较难
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看,有77%的被调查者认为我省现行优惠政策只能部分兑现或不能兑现。主要原因是有些政策的严密性和透明度不高,内容不具体,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可操作性差,甚至互相抵触,造成政策落实难、兑现难。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甚至同一部门的不同人员对政策的解释都有可能不同,同一政策在不同企业和不同区域执行的结果都有不同。这既有不完善不配套、缺乏透明度的问题,又有缺乏连续性、相互矛盾的问题,导致对我省现行优惠政策的落实兑现和政策的连续性缺乏信心。
政府部门服务意识淡薄
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看,只有不到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我省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强或较强,说明我省各级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比较淡薄,不令人十分满意。有56%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与各级政府部门的交往中遇到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情况。有42%的被调查者认为我省行政执法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头检查、频繁检查,有43%的被调查者认为县级部门在行政执法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多。
“三乱”现象依然存在
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看,有64%的被调查者认为我省行政执法部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和多头检查、频繁检查。目前,政府机构间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在管理收费中的问题依然不少,主要原因既有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中的问题,也有现行财政运行机制不尽合理等因素。有些部门和单位巧立名目对企业乱收费,行业管理收费名目繁多。“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的现象在我省许多地方屡禁不止,这是因为很多收费项目都有红头文件保驾,须从源头上进行治理。
社会信用缺失比较严重
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看,有86%的被调查者对行政、企业和个人信用感到最不满意,反映出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后,社会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在对行政、企业和个人信用中,对行政信用满意度最低。建立健全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加强政府、企业、个人的信用建设,特别是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市场及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省对市场环境监管力度大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看,有65%的被调查者认为我省对市场环境监管力度强或较强。但在市场秩序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91%的被调查者认为主要是假冒伪劣商品多、冲击企业产品销售,同行业恶性竞争,货款拖欠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尤其以假冒伪劣商品多、冲击企业产品销售问题突出。虽然我省开展了一些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活动,但开放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在我省形成,部分地方市场秩序混乱是影响企业投资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小企业融资十分困难
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看,虽然有七成多的被调查者对金融机构对企业发展的支持满意或比较满意,但仍有近两成属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者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自金融部门实行商业化改革后,严格了对贷款项目和贷款对象的审核,提高了“门槛”,而且贷款审批程序繁琐、贷款条件苛刻,加之直接融资方式极为有限,使得中小企业筹措资金的难度增大,普遍感到资金不足,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
工作生活环境不尽人意
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看,虽然有七成多的被调查者对我省的社会治安状况、居住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表示满意,但有两成多的被调查者对我省的社会治安状况、医疗卫生条件表示不满意。还有许多被调查者最不满意交通状况。我省社会治安状况亟待改善,社会治安情况不好,即使政策再优惠,其他环境再好,也难以吸引投资者。医疗、卫生设施普遍不足,亟待提高。我省高等级公路所占比重较小,一些城市的“瓶颈”路段,车辆堵塞的情况时常发生。城市生活环境虽有改变,但依然不尽人意。娱乐设施、文化设施等配套不完善,城市扬尘污染、垃圾污染等问题仍比较突出。本报记者 刘公望 实习生 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