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在创新中超越自我

——记下峪口煤矿选煤厂机电车间主任刘玉

2023年10月08日

(上接一版)

1990年,工作出色的他当上了班长,他以身作则,时时处处抢在前,事事处处争第一。他所在的班组连续五年被评为矿厂先进班组,1998年,他被提任为机电车间主任,上任后,他始终没有放松学习,反而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不仅成为一名技术“明星”,而且还带出了一只技术过硬,敢打硬仗的职工队伍。

刘玉常说:“厂要发展,靠的是人才,要想成为人才,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创新,创新再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选煤厂的设备日益老化,总是在修修补补中维持运行,无形中加大了设备检修与维护难度。233、234刮板输送机由于原来设计上存在缺陷,加之老化严重,经常发生故障,刘玉大胆提出把这两台刮板输送机改为双层皮带运输机,并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他亲自设计,参与改造,完成后既省时又省力,洗矸运输量由原来的每小时100吨提高到现在的每小时150吨,不但彻底的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影响洗煤生产的老大难问题,而且每年还节约号点,材料费用50余万元。此项目当年被评为韩城矿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对刘玉来说,近年来,这样的技术革新项目就有13项,而小改小革项目则有28项。

“洗炭不洗炭关键在机电,只有设备正常运转才能多洗煤,洗好煤”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为了实现机电设备的根本好转,2005年,刘玉在车间率先推行了精细化管理,规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28项。建立四层事故预防体系,要求各层管理人员检查设备要细到一个螺丝钉,一滴油。在不同的管理层和管理单元,都制定了明确的、量化的、科学的考核指标,把工作目标分解到各层人员身上,真正使设备管理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他针对厂电路、管路复杂,检修维护判断不明,经常延误维修时间的问题,亲自绘制了一套全厂供电系统图和管路图;针对设备较多的状况,他为每台设备建立了运转管理档案。各项环节的层层把关,刘玉把事故影响时间降到了最低点,去年8-11月份,连续4个月影响时间降到了10小时以下,比矿上规定的48小时减少了38小时,刷新了历史纪录。难能可贵的是,在刘玉的带领下,直到现在,选煤厂机电事故影响时间一直维持在这种低点状态,而主要设备完好率则始终保持100%。

本报记者 刘公望 实习生 袁娜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给技术工人兑现奖励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7/20060706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7/06/28126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