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电价上调 触动化肥企业神经

2023年10月08日

为疏导电价矛盾,筹措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国家发改委于6月28日下发文件,决定自6月30日起,将全国上网电价平均上调1.174分/千瓦时,全国销售电价平均上调2.494分/千瓦时。陕西省物价局据此将我省用电分为居民用电、农业生产用电、工商业及其他用电三大部分,实行不同电价调整政策,即农业生产和排灌用电仍执行现行电价,不上调;居民用电在现行电价基础上,增加0.83分/千瓦时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工业、商业及其他用电电价上调3.05分/千瓦时,全省销售电价平均上调2.1分/千瓦时。对此次电价上调将对化肥企业带来哪些影响,笔者做了专项调查。

陕西城化化肥股份公司宣传部李部长告诉笔者,城化是目前陕西省第三大尿素生产企业,年产尿素13万吨、碳酸氢铵5万吨、甲醇1万吨,企业每年工业用电1.5亿多千瓦时,自备发电机年可发电5000万千瓦时,外购电1亿多千瓦时,此次电价上调后,将使企业净利润减少300多万元。由于近年来煤电运价持续上涨,吨煤到厂价已达800多元,企业吨尿素成本高达1550元以上,加上销售及运输费用,以目前1700元/吨的尿素出厂价(这还是用肥旺季时的高价,淡季时只有1600多元/吨),企业本来就挣不了几个钱,电价上调后,企业吨尿素成本将至少增加30元,尿素和碳酸氢铵产品已无利可图,企业将采取“压肥保醇”的措施,通过提高甲醇负荷,生产更多的甲醇产品,以弥补电价上调带来的损失。

临潼氮肥厂的屠厂长一脸无奈地说,临潼氮肥厂是年产2万吨合成氨、8万吨碳酸氢铵的小化肥厂,吨氨耗电1500千瓦时,年用电量约5000万千瓦时,电价上调后,相当于吨氨成本增加46元,吨碳酸氢铵成本增加10元,企业减少纯利润150多万元。今年陕西市场碳铵价格本来就低,目前出厂价只有500元/吨左右,每吨毛利不到20元,电价上调后,吨碳铵毛利不足10元。若到了用肥淡季,碳铵出厂价肯定会跌破500元/吨的成本价,届时,企业亏损在所难免。

陕西另两家化肥骨干企业——陕西兴化集团和陕西华山化肥股份公司,虽然有自备电厂发电,但每年外购电仍在8000万千瓦时以上,此次电价上调,也将使企业至少增加成本250~400万元。两家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均表示:随着电价的上调,今后企业将会不断追加热电联产投入,开好并增加自备发电机组,以减少电价上调带来的压力。

调查中,只有陕西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陕西渭河重化工集团公司,对此次电价上调“泰然自若”。原来,该公司早在建设之初,就设计并安装了2台2.5万千瓦自备发电机组,正常情况下,自发电不仅可完全满足企业1.5亿千瓦时/年生产用电需求,而且还有一定富余。但该企业一位负责人仍有三个担心:第一,此次电价上调的主要原因既然是“为了减轻因煤炭价格上涨给电力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那么电价涨了,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上涨,煤炭价格自然也会再度上涨,电力企业会不会再为了“减轻成本压力”而提价?若真这样“联动”下去,对化肥企业的影响将十分巨大。第二,电是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商品,电价上调,必然带动水、气、运等价格的上涨,这对用煤、用水、用气、用电、运输量大的化工和化肥企业所增加的成本,绝非几百万元电价那么简单。第三,与以往不同,此次电价上调,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没有提及给予化肥企业优惠政策,这对化肥企业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化肥企业一直严格执行着国家对尿素出厂的限价规定),同时也可能是一个信号:即随着国内化肥供需矛盾缓和,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国家对高耗能的化肥企业的优惠政策将会越来越少,化肥企业只有依靠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来节本增效,以应对各种涨价带来的困扰,这一点,对化肥企业至关重要。 (陈继军)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7/11/28139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