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艾哈迈德·内贾德总统屡屡说出让国际社会大跌眼镜的惊人之语,伊朗核问题总是显得一波三折,很具有跳跃性——本以为斡旋有点希望,却被内贾德的一番“硬话”推回对抗,如此反复几次,人们终于忍不住猜测,美国什么时候动武?
但实际上,无论从伊朗的现有实力还是美国目前处境来说,动武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既然动武几乎不可能,那么伊朗的核问题将如何解套呢?
经过长时间反反复复的演变,现在美国和伊朗之间的纠葛在于,伊朗坚称自己有权利发展核能,它的底线是,在获得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保证的前提下,保留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离心机,这一建议已获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支持;而美国认为,不停止铀浓缩活动就无法谈判。
这一点看上去似乎不可调和,而且更为要命的是,双方目前都在妖魔化对方:伊朗方面,以内贾德为典型的一些领导人是民粹主义者的代表,也就在有效解决穷人生活水平、基础设施等国内问题的基础上,更是通过反对西方、强调伊斯兰特点的途径上台的,因此,如果不丑化美国、以色列等西方国家,反而向他们表示屈服,那群众基础就会丧失;而美国的新保守主义强硬分子,在强调美国价值观的观念支配下,总是爱把伊朗称为“邪恶国家”。
双方闹到这一步,似乎各有理由而且很难有回旋余地。但实际上美国和伊朗并非完全水火不容。抛开被媒体炒作得火热的冲突,两国在中东还颇有共同利益。一方面,他们都希望伊拉克局势尽快恢复平静,尤其不能走向内战,否则无论是正身陷泥潭的美国,还是对什叶派穆斯林国家的伊朗,都将是个头疼的问题;另一方面,两国在对付来自伊拉克、阿富汗以及伊朗周边的一些“基地”和塔利班残余分子方面,有着共同利益。
这样的共同利益很可能成为双方外交沟通的背后基础。而国际社会的努力更可能使看似复杂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和平解决。目前,国际原子能机构、欧洲、俄罗斯和中国都在为和平解决问题而奔波。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排除美国会采取更灵活的外交,把核问题和伊拉克局势、打击恐怖分子等问题联系起来同伊朗谈判,并利用其他国家从中协调,最后使伊核问题也用朝核问题的多边谈判模式来解决。 (钱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