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直在他的《读书人的“负心”》一文中引用了“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屠狗辈如何仗义,阮直没有多说,主要谈的是读书人的“负心”。笔者和阮直有同感,不想说屠狗辈的仗义,而拟议读书人的负心。
读书人(笔者在这里把读书人认作为一般的知识分子)的心是比较复杂的。从古至今,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有不愿屈从权力点头哈腰的,有坚持真理不当叛徒的,有伸张正义牺牲性命的……但是,也有见利忘义背离正道的,也有出卖祖国甘当汉奸走狗的,也有自私无耻成为告密者的,也有不忠不孝为人如狗彘的……如果要点名的话,大知识分子和小知识分子,好知识分子和孬知识分子,可以举例一大串。这里不举也罢,免得有人忌恨讨厌。
除了好的与孬的之外,也有不好不孬的。冯骥才在《大度读人》(笔者把这里的“人”也比为一般的知识分子)一文中说,在阳光明媚的日子,他愿把伞借给你,但下雨天他打伞先走了;在你有权势时,他围着你转,你离职了,他就躲得远远的;在你辛勤播种时,他袖手旁观,到收获时就来分享你的果实……凡此种种,冯骥才先生要我们在“读人”时,学会宽容大度。
另外,笔者还读了一些有关这个题目的文章,似乎都是主张宽容大度的。
看来,这也是一种倾向,一种潮流,因为我们在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我们应该尽力抑制人恶的一面,张扬人善的一面。
总之,让读书人的负心不比屠狗辈的仗义差劲就行。 (朱蓬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