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在开拓中燃烧激情

——记彬长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刘沛林

2023年10月08日

在彬长矿区大佛寺煤矿建设工地见到刘沛林,这位彬长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已经有很久没有回过家了。思家的念头在他心里显得如此强烈,回想起2005年底回家,爱人住院动手术,他在医院陪护5天后,线还未拆就又返回现场工作了,这一去就是半年多时间。

“也不知道妻子的病好彻底了没有。”刘沛林不经意中重复着这句话,牵挂中带有几分愧疚。然而,就在愧疚的背后,他却和同事们在煤炭建设史上完成了一项创举。

2003年4月在黄陵矿区一号煤矿主管了13年生产的刘沛林,来到彬长矿区大佛寺煤矿负责工程管理。

大佛寺煤矿是彬长矿区开发建设公司首期开发建设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总规模600万吨,其中一期工程形成生产能力300万吨/年。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建设大佛寺煤矿,这成了当时摆在刘沛林面前的主要课题,这里没有建设大型矿区的经验可以借鉴,这里地质条件复杂,围岩松软,遇水泥沙(砂)化。隔壁一个矿,就因为流沙的问题,影响工程进展近一年,矿井建设多花了几千万元。大佛寺如果也出现类似的困难,无法向政府和股东交代。如果全部采用立井冻结法施工建设,建设工期慢,但保险系数大;如果采用斜井、立井综合开拓建设,建设工期可大大加快,可尽快获得投资效益。为此,刘沛林先后进行了多次研究,在西安先后邀请了国内和省内多名矿井建设的专家进行论证,然而,专家们对两种方案各执一词,没有形成共识。刘沛林没有灰心,他查找有关资料,分析大佛寺煤矿的地质条件,研究隔壁煤矿建设遇到流沙的原因。刘沛林把在煤矿上工作的所有他认识的领导、专家、同学都咨询遍了,但结果和专家论证会上的一样。如果要稳妥,就用立井建设;如果要缩短建设工期,就要担风险,采取立、斜井建设。

2004年5月大佛寺煤矿破土动工了,刚刚打了几十米,围岩出现了,工程进展十分艰难,紧接着,井下又遇到了水,每小时涌水量达到100方。水的出现,又一次使工程速度受到影响,每天的工程进度可以说在艰难爬行。看着这样的建设速度,公司的几个老总整天井下井上地跑,大家算过账,就像这样的速度,整个工期要推后两年,也就是说要到2008年。谁也没心思吃饭、睡觉,都在查资料,寻良方。这时候,刘沛林提出对打,从不同方向进行开拓,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把不少老建井专家惊出了冷汗。对打的方案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因为这种技术难度太大了。对接时,如果对接不上,相差一米的话,整个井巷就意味着报废,后果不堪设想,谁敢冒这个坐牢的风险呢?但是如果不这样施工,难道真的要等2008年奥运会开了才交工吗?彬长公司的几个老总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在经过多少次分析、研究、咨询、商议后,对打的方案就这样确定了。

对打开工后,先打探水孔,水是顺向下流,确实大大提高了功效,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井筒可以在2005年第四季度完工,那将在年度进行试生产。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2004年5月19日和25日,主副斜井先后发生冒顶,流沙就像装满水的大锅掉了底一样,哗哗地向下流,在井下抢险的工程队,每个班向前进一米,到下个班来了后,流沙又向后推了八九十公分。施工队伍加大推进力度,流沙也好像专门和建设者做对一样,也加快了流速。如果这样干下去,从井下看到了天空,这个井筒也要报废。

工程就这样停下来了,可是刘沛林的焦急一刻也没有停,寻找治理方案一刻也没有停。他和现场监理公司先后采取了几套方案,都失败了,又邀请了西安煤科分院,提出了注浆固沙的办法,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晚上用1:2;1:3;1:4(沙子)进行混合凝固,到第二天早上,看哪个比例凝固得好,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和试验,终于找出了合理的方案,固住了流沙,补住了掉底的漏锅,工程进展又恢复了正常。

2005年4月27日,对打的井筒经过使用卫星定位系统和先进的精确测量,工程对接误差为8mm和18mm,质量优良,这一对打方案的实施,可使工程提前10个月。当天有关专家和领导亲赴现场,对煤炭建设史上这一创举表示热烈祝贺。刘沛林凝重了一年之久的脸上流下了兴奋的泪水!

本报记者 刘公望 实习生 袁娜

上篇:阎良西闸口铁路立交桥开工
下篇:高温酷暑访一线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7/24/28177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