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3月,在澄合矿务局工作了13年之久的牟社民调到了陕西省煤炭物资供应公司,对于长期从事基层工作的他来说,新环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由一名单纯的技术人员晋升为技术兼管理复合型干部,他用了8年时间。当2004年牟社民挑起华夏温泉管理中心主任担子时,这预示着他人生面临又一次挑战。
温泉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及管理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售水。由于各种原因,原来售水工作存在一定问题,群众反映意见较大,原煤炭局领导对此提出批评。针对这一状况,初来乍到的牟社民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售水工作程序,掌握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提出了改进方案,重新采取管理方案,调整售水工作程序,同时在售票、收票等具体操作方法上做了具体改进,形成售票、收票、核对三方互相监督机制,从根本上杜绝了一张票重复使用的现象。新方案实施后,华夏温泉的销售量明显上升,售票最多一天达90车,拉水最多一天达71车。全月实现销售收入10.5万元。当年实现售水收入96.538万元,比调研指标76.5万元超额26.19%,比2003年59.34万元超额37.198万元。
供暖是温泉冬季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500多户居民过冬问题。然而,由于多年来积聚的大量欠账,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供暖工作。面对严峻的清欠压力,牟社民没有急于要账,而是请来技工对水泵、电动机进行维护;请来电焊工对供暖管网进行维修改造,群众看到新来的主任为自己供暖想方设法,纷纷主动将欠款缴来,短短几天内,中心就收回了多年的全部欠款14万元。优质的服务换来了住户的理解和支持,2004年,华夏温泉管理中心供暖收入破天荒的达到43万元,比2003年增加26.47%。
“抓大”的同时,牟社民没有“放小”。原来温泉院内自来水管网系统采用整体地埋,经过八年多使用,管网锈蚀严重,存在多处漏水隐患,牟社民建议将地埋管路改为明管路,经过二十天的紧张工作,彻底解决了管网漏水问题。原来每月用水量600吨左右,新管网形成后。每月用水量降至400吨左右,每月减少支出400元,全年减少支出5000元。温泉院内变压器避雷器多年风吹日晒雨淋,连接螺丝锈蚀断掉,无法修复。牟社民找供电局人来处理,不算材料费、招待费,仅人工费就要2000元,牟社民一想,划不来,还不如自己干,他和电工一起选取新型避雷器及安装工具,顺利更换掉老避雷器,一算账,材料费加人工费一共花了860元。
井口漏水是华夏温泉老大难问题,一直没有办法解决。西安市水务局多次提出批评。2004年,物资供应公司请来长庆油田专家提治理方案,预计费用100万元,为了节省这笔开销,牟社民提出自己想办法临时解决,砌蓄水池将漏水蓄集,通过管道引入大池,每日可收集漏水15立方米?20立方米,按每日蓄水15立方米,每立方米卖给浴池4.5元计算,每月可收回资金2025元,全年可增收2万余元。这样既临时解决了井口漏水问题,又增加了收入。
然而砌蓄水池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根本解决温泉热水井口管道漏水问题。在放弃了长庆油田专家方案后,牟社民又找来省水文大队,当时已经谈好了费用包干,可人家来了三次一看,井口漏水温度高达96℃,喷水压力又大,操作难度太大,最终还是不敢干。后来的几家一到现场,根本不谈工钱,摇头就走。牟社民没有放弃,多方打听联系专业人员,跑设计院技术咨询,探讨治理方铝封漏水部位,安装防漏水紧固圈等项措施,成功的将井口管道漏水问题彻底解决了,排除了重大不安全生产隐患。整个治理工程费用不足一万元,和长庆油田提出的百万元相比,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在人员少、工作繁杂、办公条件差的情况下,在热水井压力不断下降、出水量明显减少等不利自然环境中,牟社民说有两件事令他备感欣慰:一是2005年温泉卖水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创历史新高;二是彻底解决了热水井口管道喷水这一老大难问题,为热水井的安全运营奠定了基础。
本报记者 刘公望 实习生 袁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