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低工资基础上的增长是怎样的增长

2023年10月07日

中国经济正在持续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GDP增速高达109%。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工资增长的迟滞。有专家指出,近二十多年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1980年、1990年和2000年分别为17%、16%和12%。

有数据显示,过去的12年里,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月工资仅提高了68元,如果把物价等因素考虑进去,实际是“负增长”。于是,一个很自然而然的问题是:钱都到哪里去了?经济增长为何与工资上涨不同步?

问题其实很好回答:这是因为我们国家这么多年来的经济增长,本来就是建立在低工资基础上的增长——因为低工资,中国才吸引来了大量的外来投资;因为低工资,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才大幅增加了出口……可以说,迄今为止,低工资制度是令中国经济“雄起”的“灵丹妙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低工资的害处也正在迅速显现。众所周知,持续的低工资政策已经使“拉动内需”成为一个非常尴尬的话题。国内企业利用低工资“优势”增强了竞争力,赢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但同时也决定了国内的消费总需求只能维持在低水平。此外,低工资制度也使企业失去技术创新动力,更加倾向于利用对工人的盘剥来对抗外来的竞争压力……持续的低工资制度所形成的过多低端经济模式,已经从整体上危及我们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而且,低工资制度之害并不只体现在经济发展本身。这是一项对社会整体同时具有多项负面作用政策设计。譬如:低工资制度,使一些人轻易暴富,拉大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滋生“仇富”心理;低工资制度,使一些工厂的商业伦理底线不断下滑,沦为“血汗工厂”;低工资制度,使一些手中掌握权力者产生强烈的寻租欲望,成为腐败或“软腐败”的重要诱因。

所以,建立在低工资基础上的增长,是伤害社会公平的增长,是滋生腐败的增长,是损害国家竞争力的增长。建立在低工资基础上的增长只是所谓的“增长”,是难以为继的增长。 (郭之纯)

上篇:没有了
下篇:“仇富”的根子是“仇不公”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8/04/27050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