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所谓的仇富其实并非真的仇富,而是仇不公。不少穷人往往是不公的牺牲品,是被动的。而不少富人,则往往是不公的受益者,是主动的。
“中国社会目前存在仇富心理吗?”我将此问题用短信发给几位朋友,都回答“嗯”。看来,仇富心理确实存在。不过笔者在逻辑上稍有困惑:
人们都把致富当作自己奋斗的目标,并喜欢拥有更多的财富,但为什么还仇富呢?难道是人格分裂吗?
于是发短信再问:“为什么仇富呢?”回答是“仇不公。”
继续问:“穷也有不公,为什么仇富不仇穷呢?”
答曰:“富者非正取,穷为被动。”
据此可以想见,中国当前大家认为存在仇富心理,其原因是中国目前的富人,有一部分致富手段不正当。这其实并非全怪富人,因为这有其客观原因。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是渐进模式,有一部分发家致富的人在不规范的市场经济中胆大妄为,逃避政府管制,向政府官员行贿或者置国家法律于不顾,甚至钻某些法律法规的漏洞;更有甚者竟触犯法律,想方设法把国有资产化为己有。在这样客观的环境中,老实人往往被当作是没有胆子,没有魄力。
由此,可以说目前存在的仇富心理,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一些经济学家表示,要向前看,而不是纠缠于过去的恩恩怨怨;要理性地看待过去,只有这样,才能保住改革的成果。 (毛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