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卫军·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2006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指出,据测算,仅2005年一年,我国就有2500万人因没能“尽其才”而无端消耗,造成的损失仅经济指标一项已超过9000亿元。
究竟谁是造成“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的畸形人才消费,引发“高学历运动”的原凶?
毫无疑问,“唯学历是用”是“高学历运动”的罪魁祸首,他助长了人才消费的攀比之风,陷入了人才盲目高消费的怪圈;“高才低就”和“大材小用”是“高学历运动”的“助推器”。一边是高校连年扩招,一边社会用人市场“供大于求”呈持续升温状态,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美差”,通过“讨价还价”方式有效降低企业用人成本,何乐而不为?管理手段落后是“高学历运动”的致命“软肋”。一些掌管着大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企业,依然沿袭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落后管理和考评手段,根本无法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