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电力行业减薪已开始在全国多个省市实施。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些电力系统的职工认为,舆论压力太大是电力行业减薪的主要原因。
包括电力行业在内的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高福利,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了公众口诛笔伐的焦点。电力行业迫于舆论压力自行减薪,比之其他垄断行业对公众呼声充耳不闻,无疑值得称赞。不过在我看来,减薪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众怒,却远非解决垄断行业问题的根本。若以“小人之心”度之,我甚至怀疑电力行业减薪没准是一出精心设计的“苦肉计”。
很显然,减薪只是削减工资,涉及的只是垄断行业从业人员的“显性收入”,并没有触及其隐性收入、行业福利,而后者恰恰是人们怨声载道之所指;另一方面,在垄断行业内部,高中层领导与普通员工的工资收入、隐性收入及所享受的行业福利差别巨大,按照一定的百分比削减工资,对普通员工可能伤筋动骨,而对中高层领导只是伤及皮毛,甚至毫发未损。人们对垄断的怨恨,也主要是对其高中层领导过高的显性收入及难以估计的隐性收入不满,而减薪并不能从根本上触动这一部分人的利益。
实际上,人们对垄断行业最大的不满意,除了他们动辄无端涨价之外,还在于他们获取的巨额利润去向不明。垄断行业大多是高利润行业,削减员工工资意味着劳动力成本降低,垄断行业利润将进一步升高。我们关心的是,垄断行业获取的巨额利润将作何之用、归谁所有、最终落入了谁的腰包?按照一般理解,国有垄断企业的利润应该归国家所有,可事实上这些垄断企业并没有给国家“分红”,垄断企业依靠垄断优势赚的钱,全归企业所有了,至于利润最终流向了哪里,有时竟是一笔糊涂账。依我拙见,如果垄断行业以削减员工工资为代价,而获取的更大利润最后被浪费了、贪污了,那么还不如不减薪,以便让更多人(垄断行业从业者)都能分到一杯羹。 (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