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大学生“下乡”渐成趋势

2023年10月07日

在人们的眼里,上大学是改变人生命运的转折点。选择就业也就形成这样的思维,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都市就业,似乎一直是理想的路线图。但是近几年,国家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就业、到基层就业的呼声越来越高,我省也刚刚启动了操作性极强的《陕西省“十一五”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一时间,到农村基层去工作,渐成时尚趋势。

安康市镇坪县地处我省最南端。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别说是农村基层,就是到县城工作的大学生都没有。然而,按照我省人才振兴计划,和许多县一样,“十一五”期间,镇坪县每年将为全县每所高中招录师范专业本科生2名,为每所农村初中招录师范专业本科生1名,为10个乡镇卫生院各招录医学专业本科生1名,为每个乡镇招录医护专业专科生1名、涉农专业或城镇规划专业本科生1名。这样一来,长期困扰基层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迎刃而解。

当然,能够吸引大学生到农村的“磁铁”有两块:一个是工作待遇,一个是身份认可。我省规定,财政每年将拿出1.5亿元用于推动基层人才振兴计划,大学本科生到农村中学和乡镇涉农服务机构工作5年以上的,一次性奖励1万元,到乡镇卫生院工作6年以上的,一次性奖励3万元。省人才振兴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符世雄告诉记者,对于这些到基层就业的学生,政府将从组织措施上保证他们的发展前途,比如以后县以上机关招录公务员,优先选拔,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要从他们中产生,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出路有所设想。

大学生董新伟2004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他选择参加西部志愿活动到富平县林业局工作。两年中,董新伟运用农技知识,帮助群众发展生产。他告诉记者,到农村可以回避城市就业压力,提高自我认可度,对今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在这里工作,群众的信赖让自己重新定位人生价值,个人其实是基层就业最大的受益者。

韩丽娟是2004年延安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小才女,她放弃了去外省大学教书的机会选择了到旬邑县的一个乡镇工作,小韩说其实在基层工作才让她有成就感,带领农民致富成了她现在一直在做的事情。

应该说,在城市人才闲置与农村人才缺乏、高校毕业生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双重压力下,促进人才到艰苦的基层工作还有着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常务副省长、省人才振兴计划领导小组组长赵正永说: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既能提高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效能,逐步实现人才队伍地区、行业、产业的合理布局;还可以发挥高校毕业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专长,用新观念、新思路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新农村建设关注、支持和参与的热情,促进资金、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农村基层流动。

大学生“下乡”工作才刚刚开始,一些专家认为实施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激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应建立起与市场相适应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培养、考评、晋级、选拔等配套制度,促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鼓励大学生去农村基层工作,逐步改变农村人才贫乏的窘境。

本报记者 毛静

上篇:眼镜成了香饽饽
下篇:未来五年 西安中职人数将超过普高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8/20060816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8/16/27087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