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为王西林善举喝彩

2023年10月07日

·韩晶·

报载,最近,全国劳模、我省民营企业家王西林为救助贫困生入学,捐出500万元,设立助学专项资金,同时捐赠20万元,对50名今年考上大学的贫困生进行资助。对于贫困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福音。

对于这样的善举,还有人说他是在沽名钓誉,为自己的企业“作秀”,谋取更大的利益。面对此种议论,笔者一脸茫然。

要说“名”,我认为,作为一名企业家,把自己的企业经营好,进而回报社会,贡献国家,这是一种美好的追求。这个“名”还是要出的。这样的“名”不是越小越好,而是越大越好。据《中国贫困生调查报告》载:2006年有6成贫困高考生凑不齐学费。我们不时可以看到诸如:“儿子高考估出高分贫穷父亲为学费绝望自杀”;“儿子上大学没钱交学费母亲玉米地里服毒亡”等新闻报道。在此类事件屡屡强烈地震撼着善良人心灵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王西林”。所以,“名”,看要是什么样的“名”,这才是关键。利人利己,造福社会,是一种“名”;损人利己,贻害国家,也是一种“名”。我们崇尚的是前者,而绝不是后者。

至于“作秀”谋利说,表面看起来,企业家出重金做广告和捐巨资搞慈善事业,都有可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前景。但是两者是不同性质的斥资。前者一种是经济行为,后者则是一种公益行为。王西林的捐资尽管不属于经济行为,依然有可能得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两种好处。原因很简单:心心相印,好心好报。当一个人用一颗慈善的心面对自己企业的员工和社会弱者,并给予他们热情帮助,以此来回报社会时,后者能不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你吗?尽管这种回报可能是缓慢的,可见不可见的,但从长远来说,是为消除贫困,建立和谐社会以及企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单从王西林捐资设立助学专项资金这一点来说,5年10年以后,那些受助的贫困生在体味了人间冷暖,学有所成之后,所回报给社会的价值何止几百万?!

上篇:西安将投入八千万开展职教工作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8/20060816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8/16/27087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