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5日,宝鸡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市民政局联合举行了“爱心助学”救助金发放仪式,对140名考入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进行了救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此次的“爱心助学”活动,将对该市140名困难职工子女、农民工子女分别给予400—600元的资助,对省总第一批帮扶的5名学生一次补助2000元;对省总第二批帮扶的5名特困学生,每年1000元,连续补助4年;对该市选定的十名特困学生每年救助1000元,直至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宝鸡记者站 柳琴 巩宁
本报讯 中铁一局三公司积极落实“三不让”承诺,为32名困难职工子女提前发放了扶贫助学金,解决了他们的入学费用问题。
7月底,该公司工会对全公司考入大学的贫困生和在读的往届大中专、高中、初中、小学困难职工子女全面进行了情况摸底。对应届大学新生2名、往届大中专生6名、高中生8名、初中和小学生23名进行了资助。中铁一局集团公司工会为最为典型的6名困难职工子女出资5200元,三公司为其他26名出资9800元。 (张涛)
本报讯 8月23日,彬县总工会举行2006年“爱心助学”大会,对今年考入大学的80名困难职工子女进行了救助。按外省院校救助800元,本省高校500元的标准,为困难职工子女救助报到路费和第一个月生活费,共发放救助金4.9万元。
该县从2003年秋季开始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四年来发放救助金13.21万元,救助困难职工子女249名,有效地缓解了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维护了全县职工队伍的整体稳定。
通讯员 李建盈 本报记者 薛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