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墨·
据陕西省社科院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外来工社会融入调查评估报告”数据显示,超过2/3的外来工表示无论如何他们都将在城市发展,他们融入城市的社会需求已经无法回避。报告指出,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却是外来人员融入城市方面遭遇到的种种困难。
在该调查报告中,大部分被访者对“农民工”和“外来工”的称号都没有好感,认为这两个词具有歧视意味的被访者占了多数。
其实,“农民工”和“外来工”的称呼,就像农民、工人、教师、干部一样,其本身只是一种人群代号,不带任何感情色彩。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外来工”,其称呼本质上都不具备歧视性,对农民工、外来工是否歧视,取决于我们的城市和市民们怎样来对待他们。如果真诚、友好地善待农民工,称呼“农民工”、“外来工”又何妨?
当前最重要的,不是如何改变“外来工”、“农民工”的称呼问题,而是如何提高他们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如果只是流于一种形式,即使脱下“农民工”称呼的马甲,剩下的只怕还是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