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范毕业的那天起,我就梦想着成为一名教师,于是三尺讲台、粉笔、教科书还有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便构成了我崭新生活的全部。”西安市高陵县通远镇官路小学的乡村教师雷妮说,说这些话的时候,她满脸自豪。
28岁的雷妮1997年毕业于西安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基层的乡村小学从教,9年的教龄让这位小学老师更加成熟起来。同事们说,雷妮泼辣执着的性格更适合当一位教师,果然,她没有令她的师长、同事以及学生们失望。几年下来,雷妮收获了数项成果,也成为所在小学的骨干教师。
2003年,雷妮从原来的小学调到官路小学,不但当教师,还担当了一个班的班主任老师。在基层的乡村小学里,人员配备不足,一个人要带几门课,工作强度很大。雷妮自从当了班主任以后,大胆尝试教学改革,用德育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果说,班级是一艘船,班主任应当是个舵手。家长把孩子交给自己,那是对你的信任。”雷妮说,“要把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就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全面了解学生。”为此,雷妮观察、问卷、询问都用上了,经过一段时间考察,每位学生的名字、长相全部印在自己的脑子里。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等因素,她用爱心和学生沟通,渐渐地她和学生们的话多了,学生愿意向她敞开心扉,她也愿意用心倾听,这样使年龄差距不再远,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运而生。
在一个班级里,一定会存在高低差距,但是雷妮老师考虑的是整个班级的进步,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班级中,她注重引导比、帮、赶、超的竞争模式,在学习竞争的同时还要发扬互助的精神,形成竞争的良性循环,避免缺乏引导而形成竞争的负面影响。“这样的竞争,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雷老师说,“对于那些学习成绩稍差的所谓差生,只有优化了差生,使他们进步了,才能说你这个班主任没有白当。”她总结了这些差生形成的原因,慢慢改变他们胆怯、羞涩、叛逆、反抗等行为,耐心教育和引导,学生封闭的心被打开了,叛逆的心有所回转,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他们善意的微笑或是肯定的回答都是对我付出的最好回报。”雷老师说。
今年她所带的毕业班,在全镇小学测试中获得第一名,送走了这些学生,雷老师也迎来了新的生活。由于她工作成绩突出,业务能力比较强,今年秋季开学她被破格提升到通远镇中心小学担任教导主任职务,她本人也被评为高陵县“模范班主任”。
雷妮说:“我爱这份职业,爱我的这些学生们。”
本报记者 张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