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物质时代的云烟之书

2023年10月05日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爱情本就是鸡毛蒜皮的俗事,匆忙得无暇套上件孔雀羽衣来遮羞,便宣告结束。有科学家认为,它的产生和消失,与人类所分泌的多巴胺有关。可见,一切美好的东西——包括曾经死去活来的爱情,一旦用科技手段解剖,肯定原形毕露,了无情趣。由此我很不明白,25年前的海峡那头,台湾女子萧丽红,为什么要固执地宣扬绝品的爱情,那清澈到骨子里的儒雅、古典、沉静,那一份旷世宽厚之爱,今天读来,更像绝版制作。

小说的情节比较简单,老套,萧丽红以疏淡的笔墨,浅浅勾画出一个传统女子贞观与表兄大信的爱情,从相吸至相弃。但是,它多么像一脉夕阳下缓流的江水,金黄的波光粼粼,恍如春花,秋叶,有凋落前的无边美丽。

所以《千江有水千江月》浸透了足够的伤逝,注定是一部云烟之书。每一个曾经花花草草癫癫痴痴过的人,现在都有福了,都可以照此走回人生“原”路。贞观对大信的微妙情感,萧丽红是这样写的:“贞观人站在大信身边,站着,看着,心亦跟着曲调飘忽,她这是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之前看他;在挨挨挤挤的人群堆里,唯有眼前这人于自己亲近……”你读得出她语言中饱满的静气,读得出自己的光阴和心路,还有,“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热切和羞涩。“似瘦实腴”的情义,柔与美的展示,确如一些评委的评判,这部长篇很有些《红楼梦》的味道。

其实,《千江有水千江月》里,更多描绘的是温和的亲情,以及一种历史文化沉淀。大家庭中人情间的琐屑、乡里间德性的包容,台南人的冬至、七夕,如何搓汤圆、缝香包……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宽恕厚重,反映了人生许多无奈的冲突。

也就是说,萧丽红不过是以爱情为媒介,要展开一幅人生大命题的长卷,天地,造化,人情,在一枚乡土的邮票上载沉载浮。虽然邮票很小,但能抚慰苍冷的人生。反过来说,作者在传统中搏命,绝非“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在变相地、温情脉脉地反抗现时的生活。这种反抗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充满叛逆和淫糜的生活,正在考验心灵里保存古典的能力;其二,再现古汉语的魅力,来修复被电脑和网络毁坏的优雅语感。 (笑三声)

上篇:国民阅读三大尴尬
下篇:美国成立女性图书出版社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9/20060908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9/08/23872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