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陕西煤炭建设公司作为一个具有50多年历史、为陕西乃至全国煤炭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老牌矿山建筑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无矿建施工任务、人才大量流失的情况下,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打造人才市场战略,使这个老牌煤建施工企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面对矿建施工发展的新形势,该公司针对人才资源紧缺和经营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积极打造人才战略,利用报纸、网络媒体招聘,去人才市场上整体引进人才,建立起了留住各类技术人才的良好机制,在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水平上下功夫。二是在打造人才战略的同时,调整经营结构,对拥有专利品牌的管件设备厂,公司投入巨资,实施整体搬迁临潼计划。为了能给引进人才提供宽松环境,他们在组建陕西煤炭建设公司集团发展战略转移的过程中,给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人才,谋求企业发展。
公司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积极推进各项制度的配套改革,特别是在企业的“用工制度、竞争上岗制度、薪酬制度”的三项制度改革上,完善建立健全了监督、考核制度,形成施工生产、营销、质量、安全、资产、财务、分配及奖惩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通过对人事制度的改革,“公平竞争、双向选择、择优上岗、合理流动、能上能下、相对稳定”的新型劳动人事制度管理体系已经形成,为人才地发展与成长提供舞台。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训人才、引进机制,消除了长期在“人才强司”战略实施上的“肠梗阻”现象。他们结合公司人才素质参差不齐、整体作用难以发挥的现状,公司经理秦岭亲自带队考察,决定一次性在全国人才市场上招聘引进优秀管理人才10人以上,形成观念互补、平等竞争的人才结构调整新格局。
随着陕西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陕西煤炭建设公司对人才的开发使用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一是实施借脑和借力发展。“不归我有,但归我用”的人才使用战略。比如:项目部面向市场,聘请管理人才和施工队伍,解决了施工一线“人才荒”的燃眉之急;二是强化补脑和补血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新生力量。他们在借脑中补脑,在补脑中充血,加大人才培训力度。近几年,该公司先后安排20多名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研究生、本科、大专的再教育及复合型人才培训。组织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岗位培训和复训,取得了上岗资格证书。并先后派员到中煤一建、中煤五建、兖州矿业集团等优秀企业学习取经,吸收新鲜“血液”。除此之外,全司95%以上的管理、工程人员参加了计算机操作资格培训,组织特殊工种,如电钳工、司炉工、瓦检员等参加了岗位技能培训。在培训的基础上,该公司采取了技能+补贴的激励机制,对在培训过程中涌现出的拔尖人才,按月给予不等金额的技术补贴。同时,还采取多种措施,鼓励职工树立岗位成才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被陕西煤化集团树立为2005年度劳动模范的该公司管件厂总工程师何新智、双龙煤矿采煤队长张林川,都是他们在实施人才战略中成长起来的创新人才。今年7月,该公司还送两位劳模走出国门考察学习。公司党委书记韩富国还亲自带队,深入基层宣传劳模先进事迹,通过宣传进一步激发、带动各类人才勇于创新,使他们的理想、抱负在企业的大舞台中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王成祥 张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