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药品降价

2023年10月05日

医院叫苦 患者叫贵

从8月28日起,国家发改委对99种常用抗生素药实行最高零售限价,平均降幅为30%。在我省,这已是今年以来的第三次大规模药品降价,此前省物价局分别在今年4月15日和8月20日对52种和163种药品大幅度降价。这次全国范围的药品降价各方的反响如何,对患者和医疗机构会产生哪些影响?记者日前在西安走访了一些患者和部分医院。

患者

降价感觉不明显

9月11日上午9:00,西安交大一附院出院处,办理出院手续的三个窗口前挤满了人。在等待的间隙,61岁的安师傅向记者唠叨起了他看病的经历。退休前,安师傅是陕西省地矿局第一水文队的职工。如今,儿女不在身边,家中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老伴没工作,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安师傅每月1040元的退休费。三年前,安师傅时感行走不稳、头晕,到居住地附近的医院检查诊断为脑供血不足,此后他与药形影不离,隔三岔五到医院去一趟,有时也听别人介绍去一些小诊所看病,中药、西药没少吃,每年光药费就花两三千元。因为是在门诊看病,医保不报销,这些医药费都得自己掏腰包。安师傅感到看病花费逐年增多,病情也随着医药费的增加而加重。今年,他下决心不管花多少钱也要把病好好治治,6月份先在西安市长安区的一家二级医院住院治疗,医院诊断为“腔梗”(腔隙性脑梗塞),住院5天总共花了2600多元,医保报销了不到一半。治疗效果不明显,症状没有减轻的迹象,安师傅决定另找一家好医院彻底治疗。

11:00左右,安师傅办完了出院手续,记者看了一下他的结账单:从8月30日入院到9月11日出院住院12天,费用合计5063.05元,其中协议自费982.84元、个人自付1350.23元、医保统筹挂账2729.98元。从结算单上看,安师傅这次住院个人总共只掏了2333.07元,医保支付了总费用的大部分。安师傅说,两次住院个人花了近四千元,对他来说还可以承受,但也不敢年年住院,这样就负担不起了。像他这样的病离不开药,不住院就报销不了,药费也是一笔很大的负担,虽说报纸上经常报道药品降价,但他感到自己每年的药费在增多,没有减少。

与安师傅的“医药费能承受”相比,在该院门诊作检查的蒲城县农民张贵川感到看病的费用是套在脖子上沉重的枷锁,到现在他已经花了3000多元还不知道自己得的是啥病。今年上半年,张贵川感到前胸憋胀、吃不下饭。9月初在县医院住了一个礼拜没有任何起色,还没有诊断出是啥病,医生建议他到西安的大医院检查。9月11日上午下班前,张贵川赶到这家医院,医生让他做肝功化验和检查。为了使CT检查效果更清晰,医生给他开了“碘海醇”和“复方泛射葡胺”,这两种药总共是386.2元,加上化验费54元和300元检查费,共740.2元。张贵川告诉记者,他一家四口经济收入主要靠卖粮和两亩梨园,遇到好年景一年能有个七八千块钱的收入。两个孩子上学花销很大,一年的收入刚能解决温饱,今年看病就要借账了。在县上住院期间,也听说药品降价了,但每天给他挂的四瓶药价格始终在200多块钱,没有变动过。

下午5:00,记者再次来到该院时,张贵川铺一张报纸坐在门诊楼前的台阶上等待肝功化验结果,做CT的人太多他没排上,只得等明天再做。张贵川告诉记者,等检查确诊后,他就回县医院看病,毕竟县医院要比西安便宜的多。

“花再多的钱也要看病,命总比钱大!”说这话时,张贵川的嘴角使劲动了动想给记者笑一笑,但没笑出来。

医院

降价使收入锐减

西安市一家三级医院药房的李副主任告诉记者,为解决群众看病贵,政府对药品降价的力度和范围都是很大的,从去年1月到现在陕西省的药品已先后7次降价(包括国家降价),共有623种药品。以“头孢拉定注射剂(1克)”为例,2003年每瓶售价为29元,四次降价分别为21元、16元、6元、3.9元,降幅很大。但是3.9元的价格根本购不进大厂家的产品。每一次降价对医院都要产生不小的“冲击”,药品收入减少不说,医院还要承受降价带来的“阵痛”,比如今年4月15日省物价局对52种药品进行最高限价,降价前后的差价直接导致医院损失20多万元。这些药是在降价前购进药房的,降价后大多数厂家不退货、也不降价,损失只能由医院承担。有一些药降价后买不到,比如“头孢派酮钠加舒巴坦”由86元降到20元时,市场上就买不到这种药了。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价格倒挂”,比如“糜蛋白酶注射液”的集中招标采购价只有几毛钱,而市场上的批发价却是2.7元,医院就无法买到这种药。李副主任分析,这些因素也许是群众感到降价没有带来实惠的原因之一。

药品价格下降的同时,医院的医疗收费价格却变化不大。该院财务科宫科长介绍,挂号费1元、普通门诊诊查费3元、肌肉注射费2元/次、静脉注射费4元/次,最高档的两人间床位费30元、3人间20元、3人以上15元……这些价格从2002年到现在没有调整过,有变动的也仅是各项检查费用在下降。与之不相适应的是,职工工资和各项成本逐年增加,医院的经济压力加大。宫科长认为,有些医疗服务价格根本体现不出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就拿护理费来说,二级护理8元/天,一个护理单元25张病床,至少需要8名护士,25张病床在100%的使用率的情况下,月护理费收入6000元,连8名护士的工资都不够。

而政府每年给医院的投入也是极其有限的,只给购置医疗设备的补贴,不管人员工资。今年该院申请补助1054万元,而市财政只批了400万元,加上离退休人员的专项补贴84万元,今年财政给医院的投入总共只有484万元。据介绍,往年加上市财政的补助医院基本实现收支平衡,今年就很难达到这一水平了。因为,去年年底,省物价局规定药品加价只能限定在15%以内,该院药品占总收入的比例为37%,仅此一项全年少收300万元,加之三次降价,今年药品这一块收入减少的就更多了。医用耗材的加价也有严格的限制,以前2001元以上的耗材可以加价5%,现在规定5000元以上的耗材加价不能超过250元。

宫科长说,今年要达到收支平衡是很难的,政府不增加投入的话,极有可能出现亏本经营。 本报记者

焦晓宁

张满定 摄

上篇:没有了
下篇:陕西省师德标兵名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9/20060914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9/14/23892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