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坚持科学发展观 打造现代新国企

——记蓬勃发展中的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2023年10月05日

柳琴

宝鸡钢管扬名西气东输工程

宝鸡是一方演绎远古神话的热土,历史的烟云下,神鸡的传说、散关的铁马、子牙的神鞭、文王的战车……都曾在这里留下深深的印记。渭水潺潺,东流不止,将醉人的神话千古流传。

时空变幻、岁月嬗递,当日新月异的祖国将盛世的辉煌如火如荼地铺展开来。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00六年春夏之交,大自然在历经一个冬季的蕴积后,又展现出一派蓬勃的生机。我怀着由衷的喜悦与强烈的好奇,慕名走访了西秦大地历史悠久、声名远播的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在采访的日子里,我始终被他们惊人的业绩而深深鼓舞着,始终被他们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而深深濡染着,心中不时滚过一阵阵难以按捺且急于倾诉的热流……

作为中国西北工业重镇,宝鸡的工业基础十分雄厚,特别是以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制管企业,近几年更是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前景广阔、诱人。该公司现有员工2300多人,年生产钢管62万吨、防腐63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产品出口远销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们先后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国家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4年,获得国家HSE/OHS/E-MS管理体系认证,集团公司“中国石油优质产品奖”;2005年荣获“国家免检产品”;2006年获“中国名牌产品”。1989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的乔石来企业视察工作;1993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在温家宝、曾庆红等中央领导的陪同下来企业视察工作,并欣然为企业题词:“生产优质钢管,支援四化建设”……

如今,当你漫步宝鸡石油钢管公司,就会感受到生活区那宜人的美景,欣赏着生产区那处处旧貌换新颜的喜人变化,还有高高耸立于公司调度楼顶,形似巨臂托起一轮朝阳的BSG厂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几公里外也可看到她的神韵;当年的旧厂房如今换上统一色彩的新装,车间里窗明几净,井然有序;昔日各分厂狭窄的小道如今被宽敞的水泥道路所替代;与刚刚整修的环厂道路连成一体,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厂区交通网;昔日废旧的工房,如今变成了姹紫嫣红的花坛,与厂道旁翠绿的松柏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宝鸡钢管公司这个花园式工厂,事实上已经成了宝鸡八景之外又一靓丽的风景。

深化改革 凯哥高奏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宝鸡石油钢管厂,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生产大口径螺旋埋弧焊管的厂家。建厂近五十年来,始终不渝地坚持科技强企战略,经过数次大规模的扩建改造和技术引进,现已发展成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所属的集科研、制管、防腐、套管加工和辅料生产于一体的国家大型一类企业,是我国管道建设核心骨干,也是我国焊接钢管生产工艺研究、试验检测和科技情报中心。建厂至今,共生产钢管500多万吨,铺设长输管线160多条,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石油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世界并不永远都是鲜花锦簇,硕果盈枝。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钢管制造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负债较重、企业办社会、冗员问题等历史包袱,使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面对严峻形势,企业上下渴盼改革的愿望非常迫切,探索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迫在眉睫。

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中石油物资装备总公司和陕西省、宝鸡市党政领导的支持下,宝鸡钢管终于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找到了日本住友金属和住友商事这两家大型企业,经过长达五年的艰苦谈判,2000年9月在北京签订了合资合同,2001年11月中日合资宝鸡住金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合资公司总投资6.6亿元,其中,中方占63%,日方占37%,成为国内石油制造业中最大的合资企业,也是宝鸡市最大的合资企业。公司挂牌当年,就赢利2000多万元,扭转了这两条生产线生产经营的被动局面,实现了合资前的预想。中日合资公司的成功运作,使宝鸡钢管迈出了扭亏解困的第一步。

可以这样说,现代企业制度改制的积极推行,就像音乐家灵动的指尖,奏响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惊世交响曲。2002年,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和中石油物资装备总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企业积极稳妥地进行改制工作,与上市公司济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宝鸡石油钢管公司,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体制。公司于2002年6月挂牌成立后,紧紧抓住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开拓市场;管理机制的创新,使企业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现代新国企。

机遇是孕育成功的条件,机遇是大展宏图的基石。当西气东输工程这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拉开鏖战的序幕,宝鸡钢管在实现企业内外机制转换、增强企业活力的同时,将西气东输工程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有利契机,在工程建设的两年间,宝鸡石油钢管公司共为西气东输工程提供钢管563公里,20.3万吨,占西气东输螺旋焊管总量的三分之一,产量和质量在各制管企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多次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现场施工单位的好评。公司荣获西气东输工程评选的制管、防腐行业唯一的“优秀承包商”和“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作为钢管企业,地理位置尤为重要。由于公司地处西部,距钢厂较远,原料和产品运输费用很高,使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力不强。为此,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和中石油物资装备总公司公司的支持下,宝鸡石油钢管公司和马来西亚UMW公司在上海组建宝世威钢管公司。中方占51%的股权,外方占49%的股权。公司2004年建成,第二年就实现盈利2000多万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从合资立项到生产出合格钢管,创造了钢管生产线建设的奇迹。2004年5月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亲自主持了该公司的开业典礼。中马合资公司的成功组建,增强了宝鸡钢管公司开发国际市场的能力,实现了地域结构的合理化布局,为公司下一步实现“三足鼎立,两条通道”发展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

接下来他们乘势前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产品走出国门,与世界500强企业——印度瑞莱斯公司管线工程的合作,更使企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5年12月,印度瑞莱斯公司执行总裁一行来该公司进行考察,在亲眼目睹了公司的生产线和环境后,十分感慨地说:“真没想到中国还有这么好的管厂,我们到过世界各国很多管厂,你们企业的环境是最好的,就像花园一样;生产现场非常清洁;你们的工人也是训练有素,像军队一样,非常守纪律,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我相信,你们的企业管理是一流的,产品也会是一流的”。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签定了技术协议,瑞莱斯公司把该公司作为首选的竞标企业。此后,宝鸡石油的管公司战胜了国外十多家知名厂商,一举中标印度管线800公里、40万吨钢管供货合同,成为了参加该管线竞标拿到合同最多的企业,也是国际上一次授标最高的钢管订货合同。由于宝鸡钢管公的诚信履约,赢得了业主的高度信任,同年6月和8月,该印度公司多次新增订货合同。目前,印度管绒的总订货量已经达到1239公里、60万吨,创汇5.3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2.6亿元。宝鸡市每年的出口创汇不到一亿美元,而这个项目一次就为宝鸡创汇五亿多美元。因此该市领导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激动地说:“放心好好干,党和政府会全力支持你们干好这个工程!”

在重组改制后的几年里,宝鸡石油钢管公司,励精图治,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进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路攀升。钢管产量由公司成立前2001年的14.5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50.9万吨,增长了2.5倍;销售收入由2001年的4.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4.1亿元,增长了2.13倍;实现利润由2001年的56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7570万元,有了大幅度的增长。2006年上半年生产经营继续快速增长,钢管产量26万吨,销售收入13亿元,实现考核利润7526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蛟龙一跃翻碧波,长空万里任西东。”宝鸡石油钢管公司稳扎稳打,敢于创新,并以其骄人的业绩,从而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制管业的排头兵

科技创新 贵在尖端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技术上的竞争。因此,科技创新被誉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正因为宝鸡石油钢管公司有一支在全国焊接制管技术发展中业绩突出、战功赫赫的科技队伍——焊接钢管研究所,所以企业才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近几年来,他们研制的《X70大口径螺旋焊管》被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他们还完成了《西气东输X70大口径石油天然气输道用管》等项目的开发研制,为国家西气东输等重点管线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焊管研究所成立于1977年,1985年经原石油部批准在宝鸡钢管厂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石油工业部焊接钢管试验中心,1989年更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焊接钢管研究所。该研究所主要担负着焊管科技发展的重任,在制管工艺、焊接工艺的研究、产品开发、焊接材料开发、焊管产品检验标准的制订及检验技术标准的实验研究等方面,有了重大发展,已迈向世界先进制管技术领域。公司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石油天然气输送用X42-X65系列管线钢管》、《ERW直缝电阻焊套管》、《西气东输用X70焊管国产化》和14项集团公司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我国焊管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石油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精细管理 跨越发展

有权威人士说:“一个企业,成功一年靠促销,成功十年靠产品,成功百年靠管理。”可见,好企业是管出来的。所以,这些年来,公司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精细管理,强化推进以“163”工程、精神动力体系、以班组建设为核心的管理基础工作,建立了一系列科学、高效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为企业做强做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施“163工程”,全力打造现代新国企。“没有远虑,必有近忧。”虽然公司成立以来,经济效益良好,员工收入不断提高,但决策者总是从科学的发展观看问题,不断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他们给自己的定位是二次创业阶段,并在认真分析企业现状、吸收和借鉴中外先进企业和民营企业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163工程”。通过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精品钢管、精细管理、安全生产、优质服务和品牌等六大战略,做大市场、做大产品、做大规模等三大发展规划,用两到三年的时间,“模拟冷市场,企业生存大演练”,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

——精神动力体系。宝鸡钢管公司将多年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加以总结、提炼和创新,并借鉴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制定了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动力体系”。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施“精神动力体系”,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在企业顺利发展时,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企业处于逆境时,凝聚人心、振奋斗志,形成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精神动力体系”主要包括目标激励、荣誉激励、成长激励、情感关怀、文化培育等五大激励方式,建立了公司、分厂、班组三级激励网络,明确各级的内容、责任和实施办法,实现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培育和形成忠诚企业、爱厂如家和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

——实施以班组(岗位)为核心的基础管理工作。班组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按照中石油集团公司《基层工作建设纲要》,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班组(岗位)建设总体规划、实施办法和考评标准,重点是生产管理、安全管理、质量设备管理、班组核算、现场管理、民主管理、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建设等八项工作。

——整治环境,营造园林式工厂。一是美化环境建设。近几年来,公司按照人造环境,环境育人的思路,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大力开展了生产区和社区环境的整治,建设了花园工厂;二是文化氛围建设。公司近几年来成功举办了数届文化艺术节,主要包括“我与BSG”歌咏比赛、书法摄影展览、“我与BSG”演讲比赛、征集员工格言、青工风采展示、文艺汇演活动等;三是卫生环境建设。公司建立了卫生环境的长效机制,将社区卫生区域划分为四部分,分别由具备资质的四家物业管理公司承租,职能部门按月进行严格检查和考核,相互竞争、动态运行。目前,新增绿化面积57364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达37%。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精品。公司在狠抓精细管理的过程中,勇于创新机制,敢于克难致胜,从而在蓬勃发展的途程中傲立于市场经济的风口浪尖。

以人为本 再铸辉煌

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指出:“在生产力诸因素中,人是最宝贵的。”这也是许多著名企业家已达成的共识。宝鸡钢管公司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把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引入队伍管理中,逐步建立起分梯次各个层面人员的激励机制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并着力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科学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三支队伍建设。这三支队伍就是人称的宝管“三军”。

“企业要发展,经营是关键。”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员队伍中,他们首先抓的是在企业发展中起龙头作用的经营人员队伍。从2002年底开始,他们创新用人机制,建立经销部门绩效考核和人员动态管理的“两个机制”,每年对经销人员的经营业绩进行总体评价,完不成任务就坚决淘汰。新机制实行以来,已经有17位经销人员经过考核被交流易岗。同时,他们通过全公司公开招聘选拔,有14位同志进入经销工作岗位。此举,使经销人员个个有压力、有动力,增强了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其次,是抓有创新精神的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他们制定了评选公司管理能手、公司高级管理能手等分梯次的管理干部晋级办法,每档称号都可以享受不同的公司内部津贴;同时,在考核机制上他们制订了《一般管理干部考核办法》,从业务考试、群众评议、单位领导评议三个方面对管理干部进行全面考核。对排名末尾3%的一般管理干部高职低聘和交流易岗;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上,他们建立了《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制度》,量化了考核内容,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干部考核体系。评价结果与晋升、交流、奖励挂钩,对考核排名末尾3%的领导干部实行淘汰,使干部队伍思想上时刻感受到压力和动力,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宝管公司的每一页发展史,都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结果。因此,科技人才在企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2003年,公司出台了评选公司专业技术带头人、公司技术专家等分梯次的工程技术人员晋级办法,每档技术称号都可以享受不同的公司内部津贴;他们还制定了技术人员师带徒、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与技术人员、工人技师、企业骨干交心联系等制度,真正把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落在实处。为了不断使科技人员充实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这里的持续教育工作已全面启动。2004年4月,他们与西安石油大学签署了联合办学的协议,在公司开办研究生班。与此同时,《工程技术人员考核办法》正式出台,从群众评价、单位领导评价、公司专业组评议三方面进行考核,12名技术干部被授予公司专业技术带头人和技术专家称号。

操作工人是企业的主体,生产的主力,精品钢管的制造者。为了培养一支精干的高技能的操作人员队伍,宝管公司下了很大功夫。他们像对待管理人员、科技人员一样,制订了激励政策,出台了评选公司技师、公司高级技师等分梯次的工人技师晋级办法,每档称号像科技人员一样可以享受不同的公司内部津贴。目前,他们在公司九大主要工种中,已评聘内部工人技师25人。他们还恢复了师带徒的优良传统,师带徒结对子83对,带徒弟的师傅也享受一定的津贴,年底对考核优秀的师徒对子还要进行表彰奖励。这些做法,在员工中引起热烈反响,工人自学技术、学业务、立志岗位成才已蔚然成风。

人的精神一旦被唤起,其威力将会是巨大且无穷尽的。通过三支队伍的建设,宝管“三军”已在经济大潮的历练中,逐渐成长为一支劲旅,在打造现代新国企的战斗中,自然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些年来,宝鸡钢管人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换来了一次次胜利的欢乐,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骄人业绩。但在荣誉面前,他们恪守的是“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特别是近几年,公司在狠抓生产经营的同时,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先后实施了自来水工程、天然气入户、住宅建设等工程。最近,他们又在筹划第六住宅区的建设,在社区引进超市、新建文体广场等……。

每一轮朝阳都涌动着新的希望,每一个晨曦都是驶向希望的新起点。对于未来,公司总经理钟裕敏胸中自有一番宏伟蓝图:2005年,他在“163工程”中提出了建设新国企的设想,他计划到2007年时,公司将尽力实现这个目标;到2010年时,他的目标将更加高远,那就是将公司建设成“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的钢管制造专业化企业。

扬帆远航,任重道远。人们常常把蜿蜒数千里的管线比喻成一条条巨龙,而喜看今天突飞猛进的宝鸡钢管公司也正如一条昂扬向上的巨龙,腾飞在祖国万象更新的泱泱盛世。在此,我真诚地祝愿宝鸡石油钢管公司在一如既往的开拓进取中,勇往直前,去拥抱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X80研制成功

出口印度钢管首船发运,开创中国石油机械装备产品大规模出口的先河

中国焊管的航空母舰——现代新国企宝鸡钢管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9/20060926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9/26/23930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