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陕工报 心里装着平民百姓

2023年10月05日

笔者作为一名热心笔耕者,想当年既是陕工报的热心读者,又是陕工报的通讯员。几位编辑编发我的稿件,至今还被我珍藏着。退休后,我去了新加坡。阔别七年,我又回到西安。看到多种报纸新闻媒体,大有变化。其中我感到变化最大的是陕工报。不仅外在的面孔变得新颖、清新;而内在的排版形式,文章采编也都简洁明快,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最让我心动的是,陕工报的灵魂(即办报宗旨)“倾听声音,关注需求,捍卫权益”,时时、事事、处处突出一个“工”字。最让人信任、最让人敬佩的是陕工报心里装着平民百姓。

笔者以为,说陕工报办得好,好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好:政策性宣传突出。这是国家深化改革、国企深入改制过程中,职工群众和各级工会组织最为关注、最为需求的精神食粮和捍卫权益的依据。群众了解了改革,就是吃了“定心丸”。陕工报头版在政策宣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且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如本报8月30日刊发新华社“解读十万国企告别政策性破产照顾”一文大标题外,同时刊载工报时评《切实保护好改制国企职工利益》读来令人感到温暖、亲切,有所依靠。而在劳动保障版刊登解读全文,大小标题均都醒目、易读、易记,便于掌握。“工报时评”紧密结合实际,突出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评得有血有肉,让人读了心里热乎乎的。

二好:企业新闻办得活。这个栏目,充分体现了陕工报责编、版式等编辑人员独具匠心。如8月31日三分之二的版面文图并茂的容纳十三篇稿子。反映了多个市县和公司、企业动态和职工心态。一些文章拜读之后,激发了企业和员工奋发向上,创新发展的精神。

三好:精神文明无污染。陕工报不追求“时尚”,不搞猎奇,不搞色情闹剧,不搞花边文学,纯净无邪,版版篇篇突出“工”字,心向平民百姓,以理服人心,以情赢得人心,以爱温暖人心。同时,在此提几点建议,希望改进。

建议一,请多登载一些温情新闻。如今,我国正在大力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力保八方平安。毫无疑问,文明和谐社会需要温情新闻支撑。而纵观陕工报,过去刊发了大量的温情新闻以及诸多好人好事,令人激动振奋。如最近刊登的《拎着母鸡谢恩人》的报道,恩人老板和谢救命恩人的老乡,都那么多情多义,让人感动。如果贵报能够再多报道一些温情新闻,则社会亲和力和影响力一定会更大更好。

建议二,有些文章可短些。陕工报用稿比较短小精悍。可是,笔者的印象是,有些稿子还可以再精练一些。像企业新闻版那样,多登一些“豆腐块”,读者省时省力阅报,品评会更觉得“香”。

建议三,多架设与读者沟通的桥梁。笔者以为,陕工报《编读往来》办得不错。作为一个报刊新闻媒体,其活力和生命灵魂所在的一个侧面,就是吸引读者。只有记者、编者和读者互动共荣,才能更好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的作用。为此,希望陕工报在披露一些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后,最好再跟踪报道,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解决职工群众的疑难问题,更好地体现陕工报为平民百姓说话,办事,帮困,解难之宗旨。

(张福润)

上篇:做客老陕家
下篇:感激与希望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9/20060928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09/28/23938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