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国学热:尚古还是媚俗

2023年10月05日

最近几年,国学很热。从大学开设国学试验班到现代私塾的悄然萌芽,从“淑女学堂”的出现到孔子学院的风行,从国学博客圈的开通到国学大师的评选……一场“国学”的旋风刮了很久,丝毫没有要停歇的意思。

笔者在一些书店看到,国学类图书虽然没被专门列出一个柜台,而是分散在文、哲、史一类的书架中,但在这一类图书中与国学有关的都占有相当比例。其中除了一些国学大师的经典著作和一些属于专家学者研读的专业用书,大多都属国学普及类读物。如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国学启蒙经典”丛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治家格言·增广贤文·笠翁对韵·幼学琼林》等,这些书的销量都不错,一度占据了某些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首位。

关于当前的“国学热”,学者止庵认为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经济复兴有关,中国在历史上一直以天朝大国自诩,但后来一度被打垮了。现在是这种大国意识形态以及文化主体地位的复苏。但从现在的情况看来,这种“国学热”显得过于狭隘,这主要表现在人们把国学局限于某一个层面,而忽略了国学更深层次的内涵。止庵以“刻舟求剑”为喻,说国学这把剑早已被时代这场洪流冲到前方了,人们还在当初刻下记号的那个地方徘徊不前。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叶君远教授眼里,国学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如饮食、服饰等;二是技术层面,如武术、中医等;三是制度层面,如历代典章制度;四是精神层面,如道德伦理标准、价值观等。叶君远教授说,有些东西可以继承,有的则没法传承,我们所要弘扬的国学,主要指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时下所提倡的国学一方面在迎合了一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古情结之后,也正在走上一条商业化和庸俗化的道路,像收费昂贵的“老板国学班”以及图书市场上泛滥的国学图书便是很好的例子,国学似乎成了一个能够自动生财的聚宝盆,只要能与国学挨上边的,什么东西都在往里装。另外,所谓的“国学热”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一种模仿,在某些人看来,国学大约是跟时尚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为此,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楼宇烈在北大的一次讲座中表达了他的忧虑。他说,19世纪初国学的涌现是从我们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的,它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文化主体,从其出发点到所提倡、号召的,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非功利的,但是我们当前的国学热却带了一些功利色彩。 (卜昌炯)

上篇:要想聪明吃野果
下篇:台湾学者欲登百家讲坛讲易经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10/20061013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10/13/23965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