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得企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日趋复杂,职工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工会干部更是责无旁贷,任重道远。特别是面对众多的兼职工会干部,如何让他们既做好本职工作又当好兼职工会干部,并且能快乐的工作,成为当好企业工会主席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工会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条件。
一、不断强化工会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实际工作中,工会干部虽然具体的工作岗位不同,但基于工会组织的特殊地位,他们的工作态度、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职工,影响面很大。因此,必须不断地强化工会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营造快乐和谐工作的良好氛围,使工会干部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快乐工作的心态。
工会干部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要动员职工、组织职工、领导职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去。要通过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把职工群众的潜在智慧和活力充分激发出来;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把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职工技能培训等活动和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把职工群众最大范围的动员组织起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工会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时刻要有维权意识和忧患意识。为职工群众解难,为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当前我们面临着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帮助职工克服困难的任务空前繁重、加速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日益紧迫、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工会干部参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工作明显加重……如何履行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工会组织和工会主席面临严峻的形势和任务。因此,工会干部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出发,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维权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有效地履行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在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维护职工队伍及社会的稳定。
工会干部新时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工会工作的全过程。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各项工作的责任意识,增强完成中心任务的责任意识,增强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责任意识。教育、引导广大职工进一步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建功立业使命感,积极投身“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竞赛活动,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引导职工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为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建功立业,努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
二、不断强化工会干部工作的价值感和荣誉感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求有不同的层次,其最高层面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可见,在实际工作中关注人的价值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通过提升工会干部的政治地位、工作地位和经济地位,不断强化工会干部工作的价值感和荣誉感,无庸置疑,这是让工会干部快乐的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和工会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确定了工会干部的政治地位。因此,工会干部要按照法律赋予工会依法独立开展工会工作的权利和义务,参政议政,通过“联席会”、“职代会”、“基层工会主席参与单位重大事项研究”等形式,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对涉及企业改革、发展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重大方案、重大决策、重要规章制度等,按照程序,采取工会、职代会联席会议的形式审议讨论,行使“审议建议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和选举权”,从客观上和源头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只有使工会干部通过具体实践和参政议政,真正把自己融入到企业的改革、发展和建设之中,才能有一种成就感,才能真正体会和感受自身价值的实现。特别是要在工会干部队伍管理中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的考核竞争机制,通过对工会干部(包括会员代表、职工代表)每年的考核,增加他们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从而为工作而快乐,为快乐而工作。
三、不断强化工会干部工作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信任感和归属感是提高工会干部工作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竞争力,达到快乐工作目标的根本所在。
首先,要从提升工会干部工作能力入手。要真心依靠他们、尊重他们、支持他们,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使他们对工会组织产生信任感、家庭式的温暖感和对组织的归属感。强调公开、公平、公正,充分尊重工会干部,放手让大家发挥各自的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水平和能力。
其次,要提高职工对工会干部的信任度。我国《工会法》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而工会干部能否得到职工的信任,关键是能否代表好职工利益,履行好维护职能,协调好劳动关系,取得职工的认可。要做到这一点,工会开展工作就要做到:从职工的“经济利益着眼,政治利益着力;具体利益着眼,根本利益着力;眼前利益着眼,长远利益着力”。
总之,快乐工作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生产力。只有不断地营造“富有爱心、做事诚心、干群同心、工作安心、生活舒心”的环境氛围,让工会干部快乐的工作,才能使工会干部更好地发挥卓越才能,为职工尽职尽责地工作,并真正获得一个快乐的人生! (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