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王安喜夫妇

将收藏主席像章进行到底

2023年10月05日

王安喜向笔者展示他收藏的一个文革年代的钟表

位于漫漫关中道西部的凤翔县,因历史上是西府的府治所在地,再加上这里又是秦时十九公成帝王、兴霸业的京都,因此,文化积淀厚,文化气氛浓厚,与文化能沾上边的人也特别多。今年42岁的中年农民王安喜便是其中的一位。

1988年,正是刚实行了农村第二次土地改革后,农民在自己的承包田内干得风风火火的时候,王安喜却从老家糜杆桥镇举家迁向凤翔县城,在县城东街租了一间门面房住了下来。他来到县城,一不经商、二不做生意,却专门收藏毛主席像章。他和妻子董月霞放弃一切活路,丧失许多挣大钱的机会从事收藏伟人像章这一神圣的事业。为了收藏到更加珍贵的毛主席像章,他俩跑遍了西北五省区许多地方,走过的路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还长。这些年来,他一不收藏古钱币,二不收藏名人字画等值钱的古董,对收藏毛泽东像章情有独钟,收藏伟人像章成了夫妻俩生活的全部,他们生活的苦乐也全在收藏像章之中。据王安喜介绍,目前他们已收藏各种版本、各个年代的毛泽东像章一万余枚,有关红军长征内容的像章占到了收藏总量的1/3,像章的品位、数量不仅是宝鸡市的第一,也是全省的前三名。

一个斗大字识不了一背篓的农民,为什么对收藏毛泽东像章投入这么大的精力?这在很多人眼里始终是个谜。为了解开这个谜,笔者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来到现在位于凤翔县城东湖路的王安喜家中采访,在他家一楼、二楼的房间里,我们看到墙上挂的是毛主席像章,桌子上摆放的是文革时代毛主席的各种石膏像,蛇皮袋里装的还是毛主席像章。除了主席像章外,墙上还挂着省内外书法名家应他之邀敬录的毛泽东诗词。

王安喜动情地说:“我为什么要坚持20年时间专门收藏毛泽东像章,就是为给下一代留个纪念,教育他们不要忘记毛泽东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和国第一代领袖,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人民打江山的光辉历史。1993年,有一位部队首长亲口开价12万元要买我收藏的主席像章,我硬是坚持没卖。为了使主席像章能够起到更大的教育作用,这几年我已在全县中小学举办像章展览10多场,而每场展出都是自己掏钱。为什么要这样搞,因为我算的是政治账而不是经济账。”

王安喜不是单纯的理想主义者,他要勇敢地面对生活,面对现实。他一家大小五口人,一家人要吃要喝,孩子又要上学。基于这种现状,他贷款投资办起了一个石料加工厂,走上了一条以企养文的道路,他要将收藏毛泽东像章的事业进行到底。

邵辉 张华刚 文/图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我要把我的肾换给我的女儿”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10/20061026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10/26/24007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