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好新闻要写好导语

2023年10月05日

如今,新闻的出口越来越多了,人们对纸质媒体的关注相对少了,更多的是流媒体或者是网络抓住了公众的眼球。如何在这个新的变化之中更好地发挥报纸的优势,拉住有限的读者,我认为在新闻产品的生产中应该下功夫,这里面我更认为每一个新闻产品都应该给读者传达信息,否则读者是不会买你的账,读者付出的货币,理应得到想要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但是,我们今天很多报纸的新闻没有特色,不精彩,看了让你打不起精神来,更没有往下阅读的欲望。更多的人只是拿起报纸看个题或者导读,如果导读都没意思,阅读趣味也就没有了,也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传播意义。

反思我们长期以来新闻教科书上的导语写作模式,直接导致了我们的新闻产品至今还是几个模式,写出来的东西干瘪,没有一点生气。最主要的原因是,新闻导语里面没有新闻,一篇新闻报道,应该在开头的时候告诉读者里面发生了什么,他不像电影电视剧开头是个序,慢慢铺垫,一点一点呈现出来。好的新闻导语应该在第一段就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而且要利用最简短的文字说出来,这不是哪个教科书能教给你的,应该在实践当中反复琢磨总结。

下面我简单分析一下报纸中经常出现的导语模式,也使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有所获益。

非新闻型导语。这类导语主要出现在一些报纸的要闻版上,例如:某新闻发言人说,十一黄金周平稳渡过,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新闻要的是冲突,是矛盾,不是平静的,它要反映的是新的东西,也就是西方新闻理论中提到的“人咬狗式新闻”。我们写这些题材的时候不能写这些没有冲突的没有新闻的新闻,而是要发现这个平静背后是不是还隐藏着不平静的东西,那个可能是读者关心的。

会议型导语。这类导语是最难写的,很多会议枯燥无味,记者也发牢骚,写也就是报报程序,谁谁参加了,这样的导语谁会看呢?而我们还会发现同一信息源各个媒体都是一样的东西,甚至雷同的导语,这是不可理解的,没有两个记者的写作风格和思路是一样的。会议只是一个新闻由头,是新闻发布的时间要素,而不是新闻本身。在会议新闻报道中,新闻导语回答的是“Why”。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情,政府为什么要采取这个措施,为什么要颁布这个政策。永远把会议中最有意思的新闻放在导语中。导语中只包含和强调突出一件事情。吸引人的导语是无法预先制作的。任何在事件发生前就能想出来的导语都是糟糕的导语。在采访会议新闻时候,要尽量杜绝写会议程序性新闻,把程序放在最次要的位置,而主要精力要用在发掘新闻和寻找新闻来源上。

总结型导语。这类导语在报纸上很常见,也最没有人去关注。例如:记者从某单位获悉,某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使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年的任务提前三个月完成。新闻是对公众有用的信息,这类新闻没有什么价值,读者是不会喜欢的。应该避免写这类稿子,在采写新闻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一些新鲜的元素,一些细小变化的例子,以小见大结合总结的数据,使新闻不至于过于干瘪,也能写出生动鲜活的新闻来。

概括和概念型导语。例如:记者近日从宁夏固原地区林业局获悉,农民个体植树造林已成为当地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新闻导语是全篇稿件的目的和故事发展方向。写导语的目的是把新闻关注集中在一个点上。有新闻价值的素材挖掘得越具体,越会找到一个好导语。杜绝概括型或概念型导语,要注意少一些综述,从读者角度看,概括型导语、概念型导语、笼统型导语、综合型导语和抽象型导语统统属于无新闻导语的行列。为了避免出现上述导语。采访完一件事情,收集到新闻素材后,记者在动笔写导语前,要给自己提几个问题:1)这件事情有什么意义?2)我在稿件中应该报道哪些素材?(实际上是应该扔掉哪些读者不喜欢的内容)3)如何突出新闻价值和意义?

那么如何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制作好的导语呢?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导语中提供的一定是新鲜的事实,而且是充满了冲突和矛盾的;坚持倒金字塔结构,导语最好不要超过50个字,一句话说完,导语中不能有一个多余的字;写作导语的时间应该占总时间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导语中出现的事实,应该是现场最具体的;导语写作要有针对性,要明白这些信息是写给谁看的;导语一定不能写空话假话;导语要以小见大,导语中最好能见到人,人还要有名有姓,读起来真实、可亲、可信;尽量使用直截了当,不拘形式的语言和短句子;最能引起读者注意的导语,不是让人读起来高兴的导语,而是让人读后感到一种生气的力量在驱动你把新闻读完。

导语不是简单的新闻总结,不是笼统地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一条新闻稿件不一定都必须回答What、Why、When、How、Where、Who。有的新闻事件里包含多个兴奋点和亮点,记者只能金子里挑钻石,选取最大的钻石。绝对不能金子里捡沙子,那样会迷了读者的眼睛。

(满定)

上篇:有哈业余作者一席之地
下篇:要让职工看得上报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10/20061031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10/31/24019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