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一本泛黄的、留着手写笔迹的册子,上面记载着2003年8月黄河发水,渭河决堤后华阴市受灾职工的档案,这是记者在华阴市总工会看到的一份资料。华阴市总工会不仅在当时为受灾职工建立了档案,录制了职工灾难片,还在之后的几年中建立健全了困难职工动态管理档案和下岗职工档案,从各个方面做好了本职工作,维护了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以稳定促进了华阴市的发展。
华阴市总工会副主席王炜告诉记者,目前华阴市会员总数15800人,困难职工554人,下岗职工1320人。2006年春节前,市总对困难职工进行了入户走访了解情况,逐一审核后,对181名困难职工送去了一封自制的暖人心怀的桃红色慰问信、一本《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生活用品和慰问金,保证了慰问金送到真正需要帮助的职工手中。确定一批重点困难职工户,实行“交友帮扶”,分片包联,华阴市级领导同总工会一道去慰问,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华阴市商贸系统木材公司下岗职工卫领本,属特困户。华阴市委书记党德才得知这个情况后,自己掏钱给他买了5头仔猪,让他养殖,并随后进行协调让其回原单位工作,现在他的生活已摆脱了贫困,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当谈到职工上访问题时,王炜副主席面露喜色,他说:“华阴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问题,职工上访的基本上没有,对于外来移民和村民上访的也只是少部分,但都能较好地解决。我们成立了一个法律援助中心工作部,专门对职工的咨询、疑惑和政策进行答复,如果无法解释的,我们会无偿地以出具介绍信的方式介绍到市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稳定促发展,贯穿在市总工会的日常工作之中。对于大力推进企事业健全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上,华阴市的公有制企业建制68家,建制率100%,今年到期的46家,续签率达100%,履约率达95%;非公有制企业达到65%,推动了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的签订。
在全市所有企业(除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了厂(校)务公开制度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记者看到其中的成绩也是喜人的,厂务公开工作合格率达到95%以上,华山高中、城关中学和利达公司做得最好。城关中学基本上是每年召开4次职代会,学校工会主席作4次工会报告工作,评选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和优秀班级都在职代会上进行,真正做到了校务公开,民主管理,被华阴市评为了校务公开规范学校。企业的改制方案也必须经过职代会通过,这种以职代会为载体,推进厂(校)务公开工作,通过半年抽查,年底检查、通报,并纳入目标考评,使职工对班子情况明明白白,实现了信息的对等性,促进了华阴市的稳定发展。
本报记者 柳江河 实习生 胡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