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巴山深处筑路人

——记中铁大桥局襄渝二线安康项目部

2023年10月07日

题记: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拓一片市场。以富硒茶和动听民歌闻名全国的紫阳县,山大、人稀、坡陡、谷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伴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国家重点工程——襄渝二线铁路建设的号角已经在这里吹响,英勇的筑路大军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发扬“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人生凯歌。亲爱的读者,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巴山,去看看大山深处的建设者吧!

大桥局安康项目部成立于2005年8月5日,与隧道局共同承担着襄渝二线工程安康至梁家坝段03标段施工任务。该标段的主体工程有隧道11座,桥梁11座。由大桥局安康项目部承建的工程有隧道8座,桥梁11座,另还包括改移道路、混凝土梁架设、正线和站线辅轨、站场建设等一些辅助工程和环保建设工程。施工线路长度约20km,大部分位于紫阳县境内,其他位于镇巴县境内。

现场管理彰显成效 制度建设保驾护航

工程项目中标后,为使工程达到“安全、优质、高效”的预期目标,大桥局专门成立了“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襄渝二线安康项目部”。项目部设在紫阳县城关镇,由工作成绩突出、施工经验丰富的刘志成任指挥长。

项目部领导班子组建后,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对铁路建设的新要求。针对该标段工程山高谷深,桥隧相连、施工场地狭小、交通运输不便的特点,项目部加强了对现场的管理,将本标段合理划分区段,下设项目一分部和项目二分部具体负责现场的施工管理。同时,在项目管理上推行经理负责制,按项目法管理模式组织施工。成立了质量创优领导小组,使内部管理实现了监督与制衡的良性互动,大大提高了管理效能。

在组织机构成立的同时,项目部及时制定了各类管理制度,并形成了靠制度管理、规章约束的工作机制,编写了10余万字的项目管理文件,其中质量管理文件、安全管理文件、部门职能及岗位职责和安全质量奖惩办法等都有很强的标准性和可操作性,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指挥部的管理工作一开始就走上了规范化、秩序化的路子,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树丰碑工程 创优质品牌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根据铁道部“三项治理”活动和“质量信誉评价”精神,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采用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控、用户评价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实行工程质量责任制。项目部的指挥长为工程质量的总负责人,副指挥长、总工程师、各项目分部经理及技术负责人按各自的职责对其承建的工程项目负终身责任。

完善工程质量监管制。为把好工程质量关,各项目分部设立了专门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质量监督人员,直接作业区设立检验员,工程上下形成了质量监管网络,严把材料的使用关,混凝土、砂浆配合比例都有严格的标准。对不合格的工程绝对不允许流入下道工序施工。

实施工程质量检查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图纸设计的技术标准规范施工。施工做到了自检、互检、交检相结合,在检查中发现质量问题,按照“纠正和采取预防措施”的程序进行处理。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项目部专门设立了安全环保领导小组,并逐级落实安全责任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做到了督导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加强安全宣传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积极开展争优创佳活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全体人员本着“精细过程,满意结果”的理念,确保本标段的工程达到铁道部现行的“新验标”的要求,积极开展创建样板工程活动。标段内的牛角坪大桥位于镇巴县境内,地处川陕交接的大巴山北部,跨越任河支流双沟河,两岸自然坡度陡峭,河谷深邃,呈“V”字型沟谷。牛角坪双线特大桥总长570米,由8个墩台组成,其中2#、3#墩身分别高达100米和71米。主跨192米的混凝土刚构开创了中国铁路桥梁的先河,跨度为亚洲第一。项目部已将牛角坪大桥列为创“鲁班奖”工程规划。该工程在2006年6月下旬,安康重点工程指挥部对襄渝二线全线10个工程局进行的检查评比中获得“安全文明标准工地”的称号。

带一方经济发展 促地方百姓和谐安康

紫阳县山川秀美,但是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级贫困县。襄渝二线工程的启动,为当地经济腾飞,百姓生活改善带来了希望。特别是参与建设的中铁大桥局安康项目部的建设者们,在履行好修桥铺路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力所能及地为当地百姓行善谋利,谱写了一曲曲和谐动听的感人赞歌。

捐资助学,奉献爱心。项目一分部原驻地为毛坝镇,该镇在一面山坡的半山腰上盖了一所学校。孩子们上学要路过一座一步三摇的铁索桥,汛期过河十分危险。项目一分部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解除安全隐患,他们主动找到镇政府,无偿提供5000元资金和建筑材料,为孩子们修建了一座结实的钢筋水泥桥,确保孩子们的安全。项目二分部工程师杨金昌,为了让青岩村的孩子们受到更全面的教育,带头发动工区同事在今年“六·一”期间凑了1200元钱送到学校,并计划回南京动员社会力量,为学校捐赠图书。

修大桥,不忘建便民小桥。地处朱溪隧道进口的瓦庙镇堰塘村,全村300多户村民依靠的是一座数根锈铁索拉起的小吊桥跨越朱溪河,连接外面的世界。中铁大桥局建设者们的到来,给村民们带来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将施工便道延长1公里多绕进村,并将临时栈桥改为永久的便民桥。像这样的便民工程在施工现场不止一处。

塑企业形象,传鱼水深情。项目部自进驻襄渝二线施工现场以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塑造企业形象,把文明施工放在突出位置。他们悬挂了司徽和企业精神宣传牌,制作了“企业简介”、“四代领导人关怀大桥局”、“十二项鲁班奖”等宣传牌。为回报当地村民对他们的热情帮助,项目部积极与紫阳县电影队取得联系,为高滩、毛坝、瓦庙、麻柳等镇送去了《烈火金刚》等多部电影,活跃了乡村文化生活。

机器声,轰鸣声,职工谈笑声,声声入耳;修小桥,建大桥,经济发展桥,桥桥相连。采访结束了,可工地建设者们的干劲、建和谐社会的热闹感人场景,却深深地烙在我们心中。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些默默奉献,无怨无悔,跨越天堑,超越自我的筑路者们,不正是我们新时期最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吗?!

文/图 陈涛 唐登林

胡锦涛同志视察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大佛寺长江大桥

中铁大桥局安康项目部党工委举行庆“七·一”活动

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梅权详细查看牛角坪大桥图纸

春节期间紫阳县领导到项目部慰问

中铁大桥局安康项目部员工为紫阳县麻柳镇青岩小学捐赠学习用品

上篇:广告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6/11/20061102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6-11/02/27296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